沃野劲吹科技风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春耕时节,进一步释放农业科技动能,对全年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从八桂大地的智能育秧到三秦沃土的精细田管,从东北地区的无人农机到华北平原的节水灌溉,各地共绘一幅“科技春耕图”。
聚焦单产提升
日前,甘肃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市秦州区举办。当地的粮油单产提升核心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基地探索“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协同发展机制,打通了良种培育、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科研团队,2024年,该基地筛选出10个适宜当地的小麦和油菜新品种;2025年,推广油菜免耕施肥沟播等12项关键技术。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世成说,单产提升是当前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得益于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2024年全省粮食亩均单产较上年提高了5.1公斤。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但对照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推进重大农业科技突破。文件强调,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今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持续发力提高技术到位率、装备匹配度,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围绕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有关部门遴选出2025年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10项、主导品种147个、主推技术143项;指导河北、山西、浙江等20多个省份遴选发布省级农业主导品种1000余个、主推技术1200余项,依托各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示范推广,引导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长全表示,“藏粮于技”就要将内在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高产典型转化为大田产量,尤其要突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其中,良田重点是建设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地力;良种重点是选育推广高油高产大豆、耐密玉米、高产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等品种;良机重点是推广高性能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推广高效低损联合收割机、减少机收损失;良法重点是推广大垄密植、合理轮作、水肥一体等关键技术。
引入数智元素
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春耕生产正从单纯依靠经验转向引入数智元素。
4月的龙江大地,冰雪消融,春潮涌动。今年以来,北大荒集团已完成30个数字农场试点和14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智慧育秧、智慧水利、智慧施肥等场景应用,部署的3万余台(套)田间物联网监测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类田间数据,为农场精准作业提供数据支撑。北大荒智慧农业生态系统接入超3.3万个物联网终端,实时监测超200项关键参数,在今年农业生产中将大显身手,服务超过3000个授权用户。
随着气温回升,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的农户们忙了起来。藁城区五丰农机种植合作社种了近1100亩的优质强筋麦,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耕种。合作社负责人王永昌告诉记者,合作社新购入的自走式打药机配备了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能减少重喷、漏喷,效率得到极大提高。藁城区农业机械服务推广中心主任鲍清校介绍,作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示范区,藁城区积极推广高性能设备设施,鼓励农户引进自走式打药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
在山东省临清市,科技加速了传统农业蝶变。临清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冬梅表示,科技赋能成为临清农业生产的新标配。农业技术推广团队与智能设备协同作业,形成“经验判断+数据校准”双驱动模式,既发挥传统农业经验优势,又借助传感器实时反馈来优化作业方案,使翻耕深度、播种密度等关键指标的精准度同比提升20%。此外,还在临清市推广小麦良种78万余亩,适宜条件下亩产可达730公斤。
从镐锄镰犁到智慧春耕,科技既是主旋律,更是催化剂。春耕之变,正是农业领域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缩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张哲晰认为,应结合产业急需和科技前沿,明确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绿色低碳农业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在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生态循环、低空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并注重推动应用场景落地与示范样板打造。
发力科技推广
农业科研成果的落地,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国的小农户数量庞大,如何让他们掌握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颇为重要。为助力春耕备耕有序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国农技推广体系专家力量下沉一线,为农民提供指导和服务,为春耕备耕提供了科技支撑。
眼下正是小麦生产的关键期,能否搭好丰产架子,田间管理至关重要。连日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赴主产省查看墒情、研判苗情、诊断病情,提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说,针对作物生产关键环节,要加强科研人员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指导,推动综合性科技解决方案到田到户,提高技术到位率。
紧盯春耕备耕关键农时,广大农技人员扎实推进技术指导和培训。福建省开展“农业专家八闽行”活动,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中选派1200名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业专家下沉到10000个以上建制村,提供技术服务;江苏省结合科技强农“六百工程”,推动万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开展驻点服务行动,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在黑龙江省,今年907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覆盖了所有县和农业大区。
农技推广迎来更多社会力量。今年,不少地方兴起春耕“外卖”——“农户点单、中心派单、服务主体接单”,为小农户提供一揽子保姆式服务,有效提高了技术到位率,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春耕的生动写照。
业内预计,随着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快打通,政策供给与各环节需求深度耦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会更便捷高效,农户们的春耕生产将更轻松。
标签:
抢先读
- 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
- 沃野劲吹科技风
- 人脸信息安全保护有了新办法
- 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
- 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
- 星空有约|国际首次!我国科学家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 加快推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
- 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
- 浙江湖州:智能无人物流车上路测试(组图)
- 警惕AI玩具带来隐私风险
- 浙江湖州:智能无人物流车上路测试(组图)
-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创多个“首次”
- AI助推基本公共服务更普惠精准
- 破解废旧手机回收难题
- AI助推基本公共服务更普惠精准
- 破解废旧手机回收难题
- 手机越“懂”你,隐私越透明?
- 构建大模型幻觉及其价值风险的预防治理体系
- 多品牌战略再升级 安踏集团宣布收购德国狼爪
- 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
- 新华财经|AI机器人 广东打算怎么做?
- 高校团队在介电储能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 高校团队在介电储能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 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
-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首个20万吨级泊位投用
- 金价为何坐上“过山车”
- 消博会“黑科技”提前看:海南“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成果首次展示
- 第五届消博会开幕在即 中外展商紧抓“消博”机遇
- 福建漳州成立低空技术校企合作联盟
- 上海多举措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大模型等加速其成长
- 上海多举措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大模型等加速其成长
- 中马国际高科技生态产业园协议在深圳签署
- 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1.2万家
- 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1.2万家
- 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1.2万家
- 财政部:加强产权交易机构开展金融机构国有产权交易业务管理
- 港股三大指数止跌回升
- 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投运
- (乡村行·看振兴)枳壳花开白如雪 江西南城药材变“药财”
- 中国多家电商和零售企业宣布支持“出口转内销”
- 雪峰山深处春茶飘香 湖南新化高山茶园成“绿色银行”
- 第九届全国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大会在四川广汉举行
- 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投运
- 中国手机经历过大风大浪,“OPhone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 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投运
- 中国手机经历过大风大浪,“OPhone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 李熠:数字孪生技术正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 关税沦为游戏,美国已成笑话
- 广州海关发布支持第137届广交会12项便利措施
- 李熠:数字孪生技术正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 广东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80万件
- 广州海关发布支持第137届广交会12项便利措施
- “尧七味” 亮相 山西临汾中药材产业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型
- 海南自贸港首个“人民币海漂铁矿石掉期”产品上线
- 海南自贸港首个“人民币海漂铁矿石掉期”产品上线
- 广东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80万件
- 中基协发布修订后的《基金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
- 中基协发布修订后的《基金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
- 宁夏跨省物流大通道建设迈入新阶段
- 国家邮政局: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5%
- 成都发力首发经济 鼓励国际化品牌来蓉开店
- 云南昌宁: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无锡小电驴勇闯世界
- 各地一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
- 泰国籍大型液化气船在福建宁德完成维修交付
- 高速开车睡觉,谁制造了“全民智驾”幻觉?
- 碳路中国 | 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六成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集团并表监督管理办法》
- 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 加速拓展在华业务
- 4月7日以来,已有48家中央企业宣布增持回购
- 碳路中国 | 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六成
- 一季度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5.2%
- 4月7日以来,已有48家中央企业宣布增持回购
- 泰国籍大型液化气船在福建宁德完成维修交付
- 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 加速拓展在华业务
- 碳路中国 | 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六成
- 百年青啤:持“质”以恒 焕消费新光 青岛啤酒举办第47届“提高质量纪念日”活动
- 深交所:围绕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 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典型经验发布
- 第137届广交会每期将设1万平方米进口展区
- 今年首季上海口岸进口冰鲜水产品同比增长6.6%
- 迎峰度夏不限电,苏州有何秘诀?
- 南京推行政检查码 以数字赋能规范执法新路径
- 海南出台2025版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 推出166条具体任务
- 全球塑料有多少产自回收材料?中国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不足10%
- 全球塑料有多少产自回收材料?中国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不足10%
- 海南出台2025版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 推出166条具体任务
- 海南出台2025版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 推出166条具体任务
- 海南出台2025版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 推出166条具体任务
- 迎峰度夏不限电,苏州有何秘诀?
- 海南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外资企业登记服务再升级
- 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投资促进活动天津举办 签约金额47.95亿元
- 海南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外资企业登记服务再升级
- 抢抓市场机遇 中小企业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 凝心聚力 实干笃行丨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 中国企业走通“出海”之路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召开
- 深圳宝安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
- 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2亿元 同比增长5.2%
- 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