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00斤年轻人说出“我觉得还好”: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
如何预防肥胖,并且防止减重后的反弹,对肥胖进行规范化管理?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全面升级减重诊疗体系,着重推动肥胖病防治关口前移。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现状 300多斤体重的他认为“自己还好”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什么肥胖患者如此之多?“我认为,肥胖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宏表示,这并非单纯的热量失衡,而是文明病的集中显现。
陈宏主任用三个“超限”来解读肥胖流行的原因:能量超载,食物对城市人群来说,极容易获得,甚至过剩。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夜间外卖订单中,油炸食品占比达47%;代谢超负,食品工业的3000余种添加剂中,15%可能干扰内分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证实,常见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可致使小鼠肠道菌群紊乱,能量吸收率提升12%;压力超阈,工作压力大,有研究发现,IT从业者压力性进食发生率高达68%,其内脏脂肪面积是普通白领的1.8倍。
“我曾经在门诊接诊过一名28岁的男性患者,体重有300多斤,太太硬逼着他到医院就诊”杨景哥还追问,“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就诊呢?”没想到这位患者却说,“我觉得还好。”
记者走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有的患者体重高达500多斤,只能躺在床上,很难下地行走。杨景哥表示:“从患者体重增加到他意识到自己过于肥胖,需要一段时间;等到肥胖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他们意识到要减重,寻求减重治疗也会需要一段时间,比如他们从了解减重手术,到医院接受减重手术,往往都要经过3-5年。”
担忧 超级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很多男性在很长时间里,并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因此超级肥胖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进行减重手术治疗的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作为在全国较早建立减重中心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目前一年减重手术有600-800台。杨景哥介绍,这些肥胖患者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2岁,但平均体重却达到了240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关炳生介绍,减重手术后从根本上可以控制食物的摄入,一个月可以减重20-30斤,3个月减重40-60斤。
难题 5-10年后仍有5%-20%的人复胖
虽然在减重手术后1-2年时间内,患者的体重减少会相当明显,有些可以减去多余体重的60%-80%,但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就是,5-10年的观察数据发现,减重术后,有5%-20%的人群会复胖!
34岁的陈先生术后两年,从270斤下降到160斤,现在他发现复胖了十多斤。因为焦虑所以他再一次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医生了解到,最近一年来,他的工作发生了变化,每天晚上差不多9点才下班。在下班回家之前,就十分饥饿,于是吃饼干、坚果,喝柠檬茶。等回到家才吃晚饭。“换了这份工作之后,四个月体重又反弹了十来斤。”
但陈先生每一餐正餐的饮食量并不多,比如每顿吃饭的量只有手术前的1/2。“以前吃一碗饭,现在只能吃1/3碗,再吃多就噎住了,想吐,吃不下了。但是青菜和肉可以多吃。”之所以会复胖,杨景哥还是认为,每天增加的一餐零食,加上含有糖饮料都是复胖的隐患。这些行为方式不改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帮患者长期维持体重,因此需要做好体重的长期管理。实际上,在减重方法的金字塔中三个阶梯中,最底层就是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第二个是药物,第三个才是减重手术。
解决 多学科综合一站式解决肥胖困扰
肥胖绝非仅仅是身材走样,它实则是一种慢性病。陈宏指出,肥胖病堪称代谢紊乱的集大成者,同时,肥胖也是诸多疾病的根源。“事实上,肥胖是所有慢性病的前期表现,往往比糖尿病等疾病更早被察觉。控制肥胖,恰好能体现医防融合关口的前移。”
国家对肥胖防治尤为重视。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倡导并推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与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在临床上,医生常常为肥胖患者制定饮食和运动方案。实际上,只要患者有减肥意愿,并按照医生的处方执行,短期内或许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仅依靠短暂的生活方式干预,体重反弹率通常在60%-70%。这表明减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难在坚持。”陈宏如是说。
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师李佶桐向记者介绍:“目前,内分泌代谢科主要采用三师共管模式,对每一位需要减重的人群进行体重管理。比如,我们会要求他们将一日三餐拍照发在微信小群里,营养师会逐一分析其能量是否充足且均衡,运动指导师也会详细制定运动方案,医生则解答他们在减重期间的疑问。”
即便有如此贴心的服务,仍有部分人群难以达到减重目标。
提醒 减肥药并非 “无痛瘦身” 的魔法针剂
目前,在控制体重方面,最大的突破在于创新减重药的出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在药物治疗方面,明确了目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的5种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除奥利司他外,其余4种药物均为GLP-1类药物。
“这些药物的减重机制主要是抑制食欲。此外,还有部分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主要通过增加饱腹感和抑制食欲来实现减重,在临床上效果显著。”陈宏说。
除药物治疗外,《指南》还罗列了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等一系列治疗肥胖症的方法。其中,关于力量抗阻训练、有氧耐力运动以及饮食模式等内容,也能为公众提供具体直观的指导。当然,陈宏也指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最终都需回归到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好食欲,杜绝暴饮暴食,这样才能减肥成功。“即便体重减轻了50公斤,如果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最终仍意味着反弹和失败。”
减肥药的减重效果虽毋庸置疑,但它并非“无痛瘦身”的魔法针剂。有研究显示,单纯依赖药物治疗组2年复胖率达71%,这凸显了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石地位。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减肥药在起初显示良好的减重效果时,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学会如何吃更健康,重塑良好的生活方式。真正健康的减重仍需回归本源——“少吃一口,多动一步”的科学生活方式,或许比任何药物都更为安全持久。
标签:
抢先读
- 当300斤年轻人说出“我觉得还好”: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
- 三部门:倡导男女每日能量摄入2150千卡、1700千卡左右
- 大陆舞蹈节目《千手观音》在台北演出
- 当300斤年轻人说出“我觉得还好”: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
- “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走进伦敦书展
- 为什么排队总是选到最慢的?你可能踩中了隐藏的“倒霉定律”!
- AI医疗拓至更广泛场景 专家呼吁保障信息安全
- 火爆上海的广西歌手罗小罗 “沪漂”20年盼为三月三写歌
- 中外青少年上海创新设计机器人珊瑚保育员 挑战出色完成“珊瑚拯救”任务
- 三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新名片
- 2025清远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 2025中国(瑞昌)国际羽毛球大师赛落幕
- 十五运会U18女篮资格赛:陕西队60:94不敌山东队
- CBA:浙江遭广东逆转 约克空砍38分
- 建功西部四川宜宾:年轻人挑起科技创新大梁
- 浙江杭州:人形机器人音乐会吸引民众
- 四川男篮加时赛险胜南京男篮
- 安徽:让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一目了然”
- CBA:浙江遭广东逆转 约克空砍38分
- “运动加油站”成湖州城乡新地标 全民健身触手可及
- CBA:广厦力克上海 布朗成“关键先生”
- 重庆合川太和6千余亩桃花盛开 游客登桃花山踏春赏花
-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入围城市
- 女子拳击世锦赛中国队夺1金1银3铜
- 舞剧《天下大足》全国巡演走进合肥
- HLE战队夺全球先锋赛冠军,LPL赛区曙光何时来?
- 2025年全国越野跑锦标赛在安徽黄山开赛
- 《哪吒2》联合动画导演:高票房不代表一切
- 十五运会U18女篮资格赛A组收官:鲁、陕两队晋级决赛阶段
- 中国歌手周深加拿大多伦多献唱
- 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 展出多件“镇馆之宝”级别作品
- 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件约3000吨预制墩台精准吊装
- 京津冀携手粤港澳“京铁乐游”银发旅游列车首发
- 福州花朝节启幕 汉服少女披彩赏红览春光
- 纪录片《你好,12315》上线 聚焦基层市场监督执法人员
- 《哪吒2》印尼首映 观众叹“超出预期”
- 内蒙古巴林草原:基层博物馆文物“出差”记
- “体重管理年”掀起全民减肥热潮 健康生活方式成主流
- “译介北京”专架亮相2025伦敦书展
- 长大后看《武林外传》,看着看着就哭了
- 叶小纲:让年轻一代“听见”鲁迅
- 产学研共同研讨IP全球化新路径
- 文旅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长大后看《武林外传》,看着看着就哭了
- “复兴路上的广州文艺”陈列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开幕
- 长大后看《武林外传》,看着看着就哭了
- 河南公布202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 以诗歌照亮生命 诗集《我的余生》深圳首发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发布 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可期
- “复兴路上的广州文艺”陈列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开幕
- 从纸上到荧幕 《北上》原著作者与电视剧导演共话运河文化
- 从纸上到荧幕 《北上》原著作者与电视剧导演共话运河文化
- 舞蹈史诗剧《诗经·格萨尔》首演亮相杭州
- 新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陈列布展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
- 构筑统战阵地 浙江此地为何对民主党派如数家珍?
- 天津发布八大主题近千项春季文旅活动 全城尽赏海棠花
- 西藏拉萨三年来南北山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近70万亩
- 广东省首个北回归线青年林公园揭幕
- 世界冠军载誉归来 孤独症少年用速度讲述“星星的语言”
- 杭州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员数量破百万
- 天津发布八大主题近千项春季文旅活动 全城尽赏海棠花
- 沪上施新政: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有“量”更有“质”
- “过年——春节主题展”86天展期累计吸引近60万观众
- “过年——春节主题展”86天展期累计吸引近60万观众
- 蛇年探异宠:成都异宠博物馆里“冷血”动物成新宠
- 用“AI糖画机”画哪吒 这群海归把AI新场景开进竹艺村
- 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市场升温 面向港澳游客推优惠
- “过年——春节主题展”86天展期累计吸引近60万观众
- 揭秘泰山“陪爬者”:主打“提供情绪价值” 年入30万元是极少数
- 用“AI糖画机”画哪吒 这群海归把AI新场景开进竹艺村
- 前方喷嚏警告!全国春季花粉预报地图来了 看哪里将进入过敏高发期
- 中央气象台:高原东部西南地区多雨雪
- 直播间里订酒店货不对板,商家要担责吗?
- 边行驶边拍摄,马路何以成了“片场”?
- 中宁枸杞技工:以“金剪子”剪出致富路
- 买来的药是否被“二次销售”过?两步查清
- 微生物聚合物有何用途?最新研究称大肠杆菌或能用于生产可再生塑料
- 中宁枸杞技工:以“金剪子”剪出致富路
- 五部门: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
- “人工智能+消费”正在创造新的消费热点
- “人工智能+消费”正在创造新的消费热点
- 提振消费增收“先行” 专家详解怎样拓宽“生财”之道
- 从“帮学生圆梦”到“打印春天”,快手校园开启开学季“助力模式”
- 经合组织将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1%
- 天津口岸首批进口动物源性生物材料鲎血清蛋白通关
- “千亿件”时代,智慧物流加速重塑快递员日常
- 今年中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超132万份
- 今年中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超132万份
- 香港联交所发布《2024年上市委员会报告》
- 事关就业补助、育儿补贴……今年提振消费这样干
- 第七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新”浪潮里民营企业露头角
- 基金停牌的原因有哪些?基金清盘了散户怎么办?
- 哈郑直流年输送电量已超100亿千瓦时
- 香港联交所发布《2024年上市委员会报告》
- 山西运城开通至泰国曼谷客运航线“腹舱带货”业务
- 浙江自贸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启用 助数据安全跨境流动
- 哈郑直流年输送电量已超100亿千瓦时
- 新疆中药材交易平台上线 畅通中亚进出口
- 港股消费股走高 中国铁塔营收利润双增
- 哈郑直流年输送电量已超10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