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国际中文教育推动中国文化深植世界文化土壤 世界视点
当下,国际中文教育蓬勃发展,学习中文成为全球范围内语言学习的一种新风尚。作为新时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媒介,国际中文教育也在这一过程中加快走向世界、服务世界。国际中文教育有怎样的独特形式?国际中文教育能否推动中国文化深植于世界文化的土壤?中新社“东西问”日前就此专访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
现将访谈实录摘录如下:
中新社记者:国际中文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有怎样的独特形式?
孙宜学:2022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该版目录正式以“国际中文教育”作为学科专业名称,类属教育学,并增设了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国际中文教育成为本、硕、博贯通的规范化人才培养体系,中文国际化有了人才保障,薪火相传,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呈现勃勃生机,中文凡有需要处皆有专业中文教师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类别学科的设立,表明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世界中文热和中国文化热已成常态,国际中文的需求已开始转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设立,标志着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蓬勃兴起的前提下,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确立了新标准,提出了新目标。
新学科的设立,一方面,会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从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主,转向教学与学术能力兼顾;另一方面,也会更紧密结合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需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综合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优势的新型国际化学科体系。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国际中文教育“百业待兴”,而国际中文教育的海外服务特性,决定了对该学科的定位不能只取一端,自说自话,而是必须充分尊重海外相关机构的合理需要、具体需要、多元需要。
2024年8月,同济大学全球海外人才代表团一行30余人抵达盐城,开展为期两天的当地科技文化交流考察之旅,活动中,几位留学生换上汉服,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当前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状况如何?
孙宜学:设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是为培养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人才,事关中国国际大国形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中文和中国文化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卓越的综合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中文教学、人文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方面热情奉献,积极工作。
海外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每一个人都是连接中外的点,这个点是中外感情互通的点,是爱的聚焦点,也是友谊的结合点,同时还是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窗户,单独看普通、微小,点点连起来看,每一个点都必不可少。这就决定了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与其他相关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相比,专业性之上,更多了一种综合性、国际性,更重视整体素质。
目前国际中文教育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尽快脱离旧赛道,形成新赛道,心无旁骛,抢占世界语言文化传播制高点,实现高质量发展。国际中文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全世界,而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不一,中文落地的途径和手段差别巨大,中文教育资源又相对有限。因此,对数智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要求高,结合度密切,技术更新内驱力强。
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过程中,可以广泛运用新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极致化提升国际中文教育的技术含量,加快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条件允许的国家或地区,可以试行AI教学或AI语伴常态化,通过教学手段更新、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模式优化,推动实现中文教育在实现全球化的同时实现教育生态优化,提升中文在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
中新社记者:数字化对国际中文教育有何影响?应如何应用数字化创新国际中文教育模式?
孙宜学:信息时代,数字化已经深度重塑国际中文教育新业态。我们还应该看到,中文学习者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Z世代”成为学习中文的主体。他们选择学习中文更加自主化、即时化,VR、AR、AI等新技术赋能、教学资源智能化已成必需,他们需要对自己的中文学习情况即时进行“教、学、评、测、研、改”一体化评价,随时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内容,满足自我期待。“Z世代”中文学习智慧化已成常态。
由此,国际中文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尽快充分数字化,运用大数据挖掘新方法,提高国际中文教育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智能服务的能力,精准布局,科学施策,动态调整,区别推动,错位发展,整体推进。
目前,中文的世界需求与中文的世界普及率仍不匹配,总体上求大于供。国际中文教育的目标是凡有所需,必有所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依托中国的信息技术,借助数字技术优势,如AI语伴、APP移动课堂等,开发设计不同的中文教育技术系统,在教材、教法方面创新突破,加强与AI等数字化技术交叉融合,形成“中文+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发展速度,在当下世界语言国际传播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4年8月3日至8月9日,同济大学留学生“同行计划-熊猫叨叨X春晖社中外学生行走中国”支教团队来到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图为来自土库曼斯坦的魏柏教孩子们学习俄语。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国际中文教育在助推东西方文明互鉴方面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孙宜学:国际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通过推动中文教育的世界化,实现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在共同创造和平、维护和平、共享和平的环境下,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中文教育的路无论走多远,都必须是在东西方文明互鉴共进的轨道网络中前行,并以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海外发展,传播并延伸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文服务参与并改善全球治理的现在和未来,推动在全球治理进程中确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发挥中国智慧的积极影响,合作共建多元共生共存共荣的世界文化生态和人类文明形态。
同时,在建构全新世界文化生态过程中,中文教育获得了更公平公正的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和优良人文生态保障,获得了在全球治理环境中的主动性、主导权和话语设置权,使中文的世界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均衡同步,相辅相成。
2024年8月,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硕士志愿者与来访的德国医学生开展学术交流,所有参与者用篆书写就“同舟共济”,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国际中文教育可以推动中国文化深植于世界文化的土壤?
孙宜学:国际中文教育是新时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中文的世界化步骤和进程,是中国价值观影响世界的步骤和进程。中国智慧何时能真正影响世界,以何种方式影响世界,影响世界的哪些人群等,都与中文世界化的广度与深度一致。因此,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中文教育,更是“中国教育”,是在世界面前描绘中国形象的画笔和碳粉。
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性,可以推动中国文化深植于世界文化的土壤。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古老的文明形态,其生命力取决于其兼容并包的自生力和“不辞细壤”的包容性,这也是中华文明至今仍保持勃勃生机的根本原因。中国文化传统而不保守,空前而不绝后,内敛而不封闭,永远向前而又恪守本色。国际中文教育艰难行走世界的每一个“脚印”,都会烙上中国文化的本色,从而在所在国的文化土壤上,烙上中国文化的印记。
假以时日,中国“脚印”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融于他国的土地,成为别国文化土壤的印记。中文作为中国文化的种子,也就可能生根发芽。在此过程,中国文化“外来”的痕迹消失,从萌芽起,就已成为他国人眼中“自家”的存在。(完)
受访者简介:
孙宜学。受访者供图
孙宜学,博士,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实践与研究基地副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专门用途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美国弗吉尼亚大学(2015)、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7—2018)。
标签:
抢先读
- 中国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
- 孙宜学:国际中文教育推动中国文化深植世界文化土壤 世界视点
- 中国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世界热消息
-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稳定-环球速看
- 国家药监局:暂停经营标示名称为“蓝顶喷雾”等化妆品|天天快讯
- 环球热推荐:15%的利润怎么算?15个点的佣金怎么算?
- 变频空调冬天怎么收氟?变频空调和普通空调有什么区别? 最新资讯
- 全球时讯:基金怎么才能全部赎回?基金可以随时赎回吗?
- 涉美诚月饼有关情况,广州花都区最新通报
- 航行警告!南海、渤海北部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
- “简”信息“减”材料 市场监管部门为经营者减负赋能
- 大国粮仓根基稳固: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世界速看
- 天天关注:国家药监局:暂停经营标示名称为“蓝顶喷雾”等化妆品
- 每日热点: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中国铁路领跑世界
- 每日热讯!大国粮仓根基稳固: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 中国向全球开放先进研究堆等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 国家体育总局:进一步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 网传一瓶喝下去能猛睡12小时 茶氨酸饮料不是“安眠神水”_新资讯
- 我国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口岸 引领全球智慧口岸发展_世界短讯
- 全球热文:高利贷换了“马甲”也是陷阱
- 上海:消费市场悄生变,你感受到几成“新”_每日热闻
- 涉美诚月饼有关情况,广州花都区最新通报
- 坚持自愿购买 探索循环使用 北京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天天热文
- 每日聚焦:国家体育总局:进一步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 “抗炎饮食”走红,真那么神奇吗?|当前关注
- 小小冰箱贴成“博物馆”!北京“小孩哥”走红网络
- 天天观点:广州一高职“另类”校园马拉松,超万名在校生齐参与
- 父亲平生第一次坐飞机:得劲!送儿到985大学报到
- 风暴潮黄色警报发布:渤海湾将出现60到120厘米的风暴增水
- 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第七批“青春向党,振兴有研”——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 十五运公开征集志愿者服务口号和志愿者昵称_每日关注
- 1100万人次!我国入境旅游恢复发展的态势持续向好 天天资讯
- 世界最资讯丨结构性亮点持续涌现 彰显我国经济转型成效
- 视点!合肥新站高新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 一瞬用上新疆电
- 9月19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用丝绸和石墨烯制成的柔性电路即将问世
- 8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稳定 焦点热文
- 快讯:方城县人民法院持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
- 西峡农商银行“智慧服务”点缀智慧厅堂 每日时讯
- 天天观天下!升级新产品 激发新动能
- 交通大规模设备更新稳步推进
- 何立峰同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通电话
- 焦点速递!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带旺了什么?
- 天天新动态: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启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带旺了什么?
- 全球最资讯丨提升服务贸易全球竞争力
- 新华社快讯:美联储18日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50个基点 焦点资讯
- 【当前独家】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在浙江杭州举办
- 第七届进博会首票进境展品通关
- 专注坚持 用马拉松精神做企业 当前速看
- 【天天报资讯】江苏银行北京总部基地支行携手社区举办“金融博物馆”专场宣教活动
- 全球热点评!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启
- 铁路公安中秋假期巡查防范 守护旅客万家团圆
- 全球速读:8月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稳定
- 客家中秋传统民俗全新演绎受追捧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停止执行对台部分农产品进口零关税政策
- 看中原农业大县中牟如何迈向文旅强县 全球观速讯
- 环球快报:无人机统防作业,景县玉米保安康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停止执行对台部分农产品进口零关税政策
- 热文:AIGC带来崭新机遇 报告展望AI场景应用延伸
- 1000千瓦功率等级内电混合动力机车在大连下线 当前滚动
- 环球速看:广西三江:侗寨“月也”庆中秋
- 重庆奉节为脐橙装上“产业大脑”
- 麦克风是电磁感应原理吗?麦克风权限在哪里开启?-微头条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停止执行对部分原产于台湾地区的农产品免征关税政策的公告|世界快消息
- 村民点赞巡察组,丰收路上笑声扬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
- AIGC带来崭新机遇 报告展望AI场景应用延伸|当前讯息
- 盈利45%是什么意思?盈利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全球热闻
- 江西首列汽车零部件出口专列开行 发往印尼越南等地
- 每日精选:天津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火热 接待游客687.75万人次
- 前8个月上海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幅扩大 播资讯
- 前8个月上海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幅扩大
- “香港促进现代化专业人士协会”考察团来宁考察
- 前8个月北京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0.7%-世界观天下
-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
- 中老铁路再延伸助老挝商品销东盟
- 环球最资讯丨除夕为什么要守岁呢?除夕是真正过年吗?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保持稳定|世界新消息
- 江西宜春:这里的制造业“集群式”向“数”而行
- RCEP经贸合作高端对话将在广西南宁举行|当前观察
- 【新要闻】“简”信息“减”材料 市场监管部门为经营者减负赋能
- 天天观热点: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
- 中欧班列(武汉)开通至瑞典线路-焦点速讯
- 【全球热闻】600万公里交通网、16万公里铁路里程……交通强国建设不断加快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 RCEP经贸合作高端对话将在广西南宁举行
- 茶氨酸饮料不是“安眠神水”-天天新动态
- 焦点播报:2024年电力行业电能质量发展论坛致力电力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 西平县安委办开展中秋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检查
- 观热点:“简”信息“减”材料 市场监管部门为经营者减负赋能
- 琴澳一体化深化融合 含“澳”量越来越足
- 我国北方口岸首次接卸秘鲁进口蓝莓
- 未来20年全球70%人口或经历极端天气
- 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第三批开通站信号设备验收完工
- 大藤峡船闸过闸核载量突破3亿吨 环球关注
- 数字技术成新型工业化加速器
- 安徽新能源汽车“智囊团” 将共谋产业创新与发展_每日热讯
- 当前通讯!南京发布限时购房补助举措
- 志愿服务新篇章,号头庄17村五老协会齐亮相
- 深圳 “天空之城”建设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