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环球速读:资阳:执生态文明画笔 绘绿色发展长卷

时间:2023-06-08 18:06:02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者:DN032

走进四川资阳,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图景映入眼帘,站在沱江岸边,游客们望着碧水潺潺、白鹭翩跹,休闲漫步,抬头是蓝天常驻,低头是草长莺飞。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绿色是资阳发展的底色,也是资阳亮丽的名片。近年来,资阳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着力构建长江上游沱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变化,一幅美丽资阳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4月,资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5,位列全省第八,其中3月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15名。

“气质”与“颜值”双提升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蓝天、白云、鲜花,这就是资阳的底色。”5月26日9时,天气晴好,字库塔下格桑花盛开,引来不少市民围观,市民丁先生发朋友圈晒图,并配了这样的文字。

迎宾大桥。

几公里外的江南半岛小区旁,河岸边游人如梭,岸边栽种的美人蕉、粉绿狐尾藻等植物吸引不少市民拍照“打卡”,不时掠过的白鹭引起大家的欢呼。“这里原来是臭水沟。”在市民杨杰的记忆里,几年前,这里一到夏天,气味让人受不了,连窗户都不敢开。

“情况最差时,这里的水质为劣V类。”资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治理,这里的水质已经达到了Ⅱ类。

这些变化是资阳“气质”与“颜值”双提升的缩影,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当地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污染防治做“减法”,当地紧盯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在控源治污上抓减排,有序淘汰9000万匹落后砖瓦产能,推动安装废气治理设施等减排项目,全市已有351辆公交车使用新能源。开展天然水域十年禁捕行动,于全省率先出台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340艘渔船全部回收处置、647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推行“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

生态修复做“加法”,通过粉碎还田、压块饲料等多种方式将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4%,全市75%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紧扣水环境状况、水景观特色和水文化特征,因地制宜推进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利用原有田间沟渠水利设施,在传统农业种植、柠檬种植、水产养殖废水农田径流汇集区规划生态沟渠建设,拦截、治理规模化种养殖尾水退水,经过层层沉淀、过滤、处理,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污染因子可减少30%左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加减法”的“组合拳”中,资阳更加绿美秀丽。

天更蓝。今年1至4月,资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5,位列全省第八。尤其是3月“气质”出众,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15名,环境空气质量稳居成都都市圈第一名。

地更绿。资阳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4%,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累计达115万亩。人居环境有效改善,行政村垃圾收转运设施、保洁员实现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90.8%,高于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3.8个百分点。

水更清。1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其中沱江干流水质提升为Ⅱ类,小濛溪河、小阳化河、姚市河水质由Ⅳ提升为Ⅲ类,提前实现升类达标。

既要“绿叶子”也要“钱袋子”

生态修复实现“赏风景”的华丽转身

郁郁葱葱的水生植物繁密而挺拔,清澈的渠水缓缓流淌,在乐至县中天镇井市村1组,田间的几条沟渠美得惹眼。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条窄窄的沟渠内布满鹅卵石,还设置了均质布水管、透水坝、拦水坎、潜流湿地等。

蟠龙湖。 熊兵 摄

这里暗藏了“机关”——鹅卵石和植物的作用是稳定沟边泥土,防止水土流失,除磷装置则能最大限度吸附水中的氮磷。

“这是氮磷生态拦截沟渠,主要利用物理和生物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体氮磷浓度,使得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小阳化河技术河长、捷途环保项目负责人黄伟介绍,生态沟渠既可以作为农田重要的排水通道,也可以通过其内部种植的植物拦截、滞留、吸收随农田退水流失的氮磷元素,实现生态拦截。

今年以来,乐至县在阳化河流域探索并实施了一批生态修复项目,以“农田源头减负、沟渠系统高效控制、缓冲带生态修复、安全入河排放”的技术思路,采用“生态沟渠+循环综合利用系统+生态湿地塘/生态缓冲带”工程措施,在童家镇、高寺镇、中天镇新建生态沟渠、生态湿地,对面源污染进行处理,有效减少面源污染入河风险。据乐至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实施生态湿地沟渠项目,小阳化河流域沿线耕地亩均化肥施用量减少3.4公斤,入河污染因子有效削减10%—35%。

生态湿地沟渠在提升水质的同时,也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这些曾经的黑水沟变成绿色美观的生态沟渠,臭水凼、黑水塘变身湿地小花园,还建成了生态湿地公园、观光农业带,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休闲的主要去处,实现了“水清、路畅、岸绿、景美”。

乐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益于小阳化河水质改善提升项目,乐至吸引了不少投资商的目光。“秋千王国景区便是其中一个。”上述负责人提到,该景区是资阳市、乐至县两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主要建设以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的农旅融合景区,规划陆地游乐项目70余项,涉水游乐项目30余项。“游客高峰期,一天的营业收入就超过300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变成当地村民实实在在的幸福。

这样的例子也发生在雁江区。花溪河小流域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北部,属沱江水系。由于地表植被稀疏,流域内局部水土流失严重,水质一度为地表水V类。

为改善生态环境,雁江区按照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产业多方结合的工作思路,对花溪河流域实施山水田林路湖草综合治理,成功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省级水利风景区。

每逢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乘船欣赏花溪河两岸的层峦叠嶂、怪石嶙峋,停船靠岸后徜徉于天府花溪的旖旎风光中。

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很大限度地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了群众致富,有力促进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花溪河生态综合治理对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绿色“护航”生态文明建设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环保力量

生态兴则文明兴。新的赶考之路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道必答题,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何答好卷、守住生态底线?

老鹰水库。

资阳给出的答案是,深入治理,守护这片青绿。

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四川省资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了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生态状况监测、环境安全预警及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和生态环境科研、规划、评估等职能职责,监测能力覆盖水、气、声、土壤、辐射等六大类共148项,全天候保障资阳市5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个辐射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年均出具各类环境监测数据超过100万个。

测管协同还在不断健全。推动监测工作与管理工作无缝对接,推动监测与执法“小协同”向监测与管理“大协同”转变。

不仅如此,当地还将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比如,以老鹰水库为突破口,联合成都市研判会商、共同推进,与成都市签订《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联合执法工作方案》,建立联动执法检查、共同保护的长效机制。据资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老鹰水库水质已连续60个月达到Ⅲ类标准,为当地市民提供了可靠水源。

除了监管的广度,还要保持服务的温度。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将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在主动服务企业、柔性监管执法等方面做文章。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承诺制审批改革,对符合承诺制要求的项目实行先审批后审查模式,精简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质效。实施告知承诺制50个,占审批总数的32%,涉及投资约36亿元。创新环境执法方式,对不同环境守法水平监管对象采取差别化管理,对恶意偷排漏排、超标排放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对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合法企业减少监管频次,有力促进和改善地方营商环境。

据了解,2022年,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对首次违法且违法行为轻微、未造成环境影响后果并积极改正的16起案件免于行政处罚。

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体现在企业的生产中。“我们用资阳的水,酿造出了世界上畅销的百威啤酒。”百威(四川)啤酒有限公司企业事务经理谢泽薇介绍,2021年5月,资阳生产的百威啤酒在全球生产基地中脱颖而出,获得8.08分的高分,夺得单月冠军。

让绿水青山成为资阳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绿色故事在这片热土上生动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资阳正一步步接近现实。

抬头,深吸一口清新空气,“资阳蓝”成为常态。四顾,家门口的河道流水潺潺、鱼儿嬉戏,构成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面。

“只此青绿”看资阳。这幅清新亮丽的生态画卷将铺陈在沱江两岸、山水之间,久久为功、精雕细琢,为城市发展增添更多养眼的绿色基底。

杨树 王一(图片除署名外由资阳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