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饺子宴”托起老区留守老人的幸福

时间:2023-06-07 17:15:29 来源:中华网河南 发布者:DN032

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是“创新拼搏当先锋 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应有之义,也是民政部门的使命担当。信阳市民政局始终牢记“两个更好”重大要求,深入践行市委书记蔡松涛提出的“要以‘孝老爱亲饺子宴’等一系列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乡村振兴”指示要求,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常态化开展“孝亲敬老饺子宴”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短短一年多时间,“饺子宴”活动在全市遍地铺开,孝老爱亲蔚然成风,取得了一系列的实际成效。

“饺子宴”托起老区留守老人的幸福

一、信阳推行“饺子宴”的背景

(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要

信阳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务工大市,全市户籍人口913万,常年外出务工及外流人口接近三分之一。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出直接导致大量“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的出现。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信阳65岁以上人口94.7万人,占比15.2%,高于全国的13.5%,其中农村老龄化率更是高达35%左右,远远超过全国农村老龄化率23.81%。从宏观来看,农村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与飞速城镇化、乡村空心化等多重因素交织叠加,使得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棘手和复杂。从个体上看,有的老人独居在家,缺乏基本生活照料;有的老人孑然一身,精神生活匮乏,邻里之间的互动交流也逐渐减少。公共生活的缺失使他们犹如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孤岛之上,加剧了自身的养老困境。因此,在乡村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迅速变化的背景下,亟需构建起老年人之间的生活、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二)改善乡村治理的迫切需要

在信阳绝大多数农村家庭都以“半工半耕”为生计模式,即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在家种田务农,乡村日常生产生活主体变成了留守村庄的老年人。这部分人的诉求正成为村庄治理中的“显需求”。如何及时听取他们的心声,密切与他们的关系成为增强基层群众凝聚力、实现乡村善治的关键所在。当前基层治理的日常主要任务日益繁重,从五星支部创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溺亡事故到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三零”创建等等,这些都迫切需要他们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创新乡村文明实践的时代需要

当前社会急剧变迁,在乡村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转型冲击着乡村原有的秩序,瓦解着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天价彩礼、弃养、虐待老人等一系列负面社会现象。作为全国文明城市,“饺子宴”正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涵养乡风文明、促进文明养成的创新方式,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温暖留守家庭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德润作用尤为突出。

二、“饺子宴”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信阳“饺子宴”以乡镇为责任主体,以村级为实施主体,对口帮联单位一齐上,由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帮建支部党员、社区养老工作者等共同筹备。在各村党支部牵头下,借助义务包饺子、免费吃饺子的契机来吸引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村庄公共生活。一般情况下,各村每月会组织开展1次,活动场地设在村部。不同于常规的私家宴席,作为公共生活和集体活动的“饺子宴”,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受益人数多,群众认可度高。“饺子宴”活动面向全村老年人,无偿开放,每次参与规模在15—30人不等(具体人数由村情决定)。以新县箭厂河乡戴畈村为例,自2022年5月份以来,戴畈村每月都会开展一次“饺子宴”活动,农忙时参与人数在10—20人之间,农闲时参与人数高达30—40人,深受老年人的欢迎。除特殊原因外,老年人基本上不会缺席,甚至不少人会提前2个小时到达村部,就是为了和“老伙伴”们多聊会儿天,感受这份久违的“热闹”。针对身体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村里则实行一人一策的“点对点式”接送服务。在老人看来,一场参与人数众多的“饺子宴”是他们乏味生活的“调剂品”,这个敬老爱老的特殊日子也成为村里老人心心念念的期盼。

二是活动成本低,社会参与度高。从实际成本来看,每次举办“饺子宴”的开销并不大,主要是1000-2000元左右的食材开销,平均到每个老人身上不过几十块钱,正所谓“花小钱办好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和热心志愿者全部组织和动员起来,让他们变身成为群众的“服务员”,促使大家在自我组织和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享受村庄集体活动带来的诸多乐趣。小小的“饺子宴”还带来了“杠杆效应”,它撬动了村庄资源,扩大了社会参与。以前举办“饺子宴”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于“支部联支部”联建单位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等,现如今每到活动前夕,各村都有一些热心群众自发地捐菜、捐物,不少爱心人士、乡贤也纷纷回馈家乡,周边的企业更是积极助力筹备“饺子宴”。如箭厂河乡居委会3月份的饺子宴由农家乐老板出资支持,该乡竹林村4月份的活动则靠当地的牧业公司赞助。这些表明,饺子宴活动已然真正地走出了一条党组织引领、社会普遍认可参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是活动内容多,辐射效应广。各村将“饺子宴”上升为村庄议事和交流的公共平台,在提升老人福利的同时,还上线了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公益活动和村务活动。举例来说,老人们走出家门,聚在一起共同参与村集体的活动,村干部们不仅可以向老人们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还能在无形中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将文明乡风春风化雨般浸润到活动现场,进一步引导群众形成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的好惯。在活动创新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光山县凉亭乡。当地按照“一月一主题,月月有不同”的活动要求,根据村情实际,结合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内容,推出集体过生日、文艺演出、政策宣讲、免费理发、现场义诊等多项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的老人在生活上得到贴心照顾、精神上得到热切关怀,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三、取得的实效

在应对老龄化加快到来的实践探索道路上,我们深刻意识到老龄化问题的全局性、整体性和重要性,要结合实际、敢于创新,紧紧盯住老年人群体的需求不断做优“养老+”活动的品质内涵。综合来看,“饺子宴”在全市推广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显著效益:

一是增进了老人福利,营造尊老爱老氛围。小小的饺子,包的是孝心,吃的是爱心,暖的是人心。“饺子宴”活动不仅为老人们创造了聚会的条件,搭建了沟通的平台,为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慰籍、心灵上的关爱、行动上的帮扶,还为老年人带来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更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道德风尚,增强了关注乡愁、邻里互助的意识,让孝善文化得以大力弘扬,是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创新尝试。

二是激发了村庄活力,塑造乡村公共生活。以“饺子宴”的方式来塑造乡村公共生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村庄长期以来的衰败和一团散沙的“沉寂”状态,唤醒了乡村的集体记忆,为村庄增添了无限活力。各村民组的老人们每月有规律地团聚在一起,不仅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还形成了老年人集体归属感。在相互畅谈中,老人们才有机会从年轻时的“结缘”到年老后的“断缘”再到如今的“续缘”,小小的饺子在其中起到了实实在在的连接情谊作用。

三是密切了干群关系,助力村庄善治共治。将“一村一月一饺子宴”打造成听民声、话振兴的议事平台,搭建起乡村治理大舞台。依托“饺子宴”活动,政策方针、文明礼仪、防诈骗安全知识等有人宣讲,村里大事小事有人愿意问了,矛盾困难有人出面管了,陈规陋减少了,邻里关系和谐了,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更足了。通过举办饺子宴,让在家群众感受到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对老人的温情与关怀,让在外游子看见家乡基层组织的担当与作为,激发引导乡贤能人投身家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治理,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饺子宴”的举办,让村两委党员干部在老百姓中间收获了好口碑,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在家长里短和回忆往昔中拉近了“邻里情”,架起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农村老年群体对接地气的党员干部更加信任,基层工作更好推进。(信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方建平)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