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渗透教育领域,“用多少、怎么用”仍待解
春季开学以来,全国多地关于人工智能(AI)走进教育的消息传出。
近日,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教委表示将在中小学重点打造首批11个AI应用场景,启动培育建设7个“京娃”智能体。开学第一周,成都市公布的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名单中,有学校到某科技公司开展深度研学,推动“教育+AI”真实场景落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热议话题。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与AI相关。他表示:“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社会提出了特别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所以它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初具成效,它在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体验、推动教育公平方面可能具备一定优势。但在蓬勃的发展势态背后,依然留有许多问题待解。
基础教育领域的AI应用尚存争议
在教育领域里,AI的渗透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从“用AI写作业是帮手还是枪手”到“如何用AI赋能教育”,今年DeepSeek以席卷之势到来,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命题已经无法回避。
第一财经记者从科大讯飞获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两份建议都与“AI+教育”相关。他提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AI应用建设主要依靠教育信息化经费的划拨支持。目前,生均经费有限且支出结构较传统,难以支撑AI教学的开发和应用。他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在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中提升AI投入比例,将智能教师助手、AI课程开发等纳入生均公用经费支持范围,引入企业资源,支持学校开展AI教育和科研项目。
实际上,支持在基础教育阶段扩大AI应用的企业和学者并不少,这也有充分的政策依据。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AI助力教育变革。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AI正在逐渐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运用AI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偏好以及能力水平等因素,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通过AI技术融合能显著提高教学互动效率,有效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能够实时抓取学生的疑问点、兴趣点、课程参与度等进行迅速反馈。
在姚凯看来,适应AI时代人才的培养要求,首先要着手构建相应课程教材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切实转变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既要围绕AI时代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重新架构课程、丰富教材种类、增强教材适应性,更要充分利用各种智能设备,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课堂学习与场馆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加适合每一个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
“在理想的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随时随地使用知识库和学习资源,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姚凯说。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这些明显的优点,AI带来的隐忧也逐渐开始为业界所发现和担忧。一些教育界人士提出,要保证数字化在教育中的适当、适量和无害使用,规范未成年人的使用权限,控制好使用时间和内容范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一些科技巨头进入教育系统,加强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给教育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转型软硬件基础的同时,主张以数字化实现教育的“数智”和“数治”,也使得一些教育的基本理念被弱化,一些弊端很容易被忽视。
他提出,当前人们对AI可能给教育带来的危害的认识,除了抄答案、写论文、成为学生应付作业或考试作弊工具的浅表层面,还更应该重视更深层次的过度数字化、单向数字化生成被动型人格、孤立型人格、智能不全的“虚拟族”的现象。AI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的同时,也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索与选择的权利,同时教师教学固定化可能沦为AI大模型的“代言人”。对于这些深层问题,目前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也缺乏可行与有效的解决措施。
“外部工具的先进、高效不能替代个体智能与人格成长的有效。面对AI,到底用不用、用多少和怎么用的问题, 应由具体的教育当事人自主决定,把决定权、选择权还给每个具体的当事人。”储朝晖说。
储朝晖表示,今年是教育行业的重要一年,行业内外都希望能够将优质普惠公平的教育再向前推动一步。如何深入实施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更有效地让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将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长久课题。
AI对职业教育的替代与提效
相较于基础教育的争议,AI在职业教育的应用相对顺畅。这背后不能忽视的一个背景是,当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正在向职业培训倾斜,以期弥合教育与就业间衔接的差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进一步表示,我国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从今年起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
国内知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华图教育的创始人、总裁易定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此前组织的调研来看,现在国内不少高端制造业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需求较大,而在服务业中,医疗护理和老年照护领域也有大量人力缺口,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更是普遍存在缺乏技能人才的现象。
谈及DeepSeek等AI技术的影响,易定宏认为,医疗和教育两大领域将是其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对比医疗科技来说,教育培训的容错率相对高一些,如果出现错误还有更正的空间。同时,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导向,AI通常比人的知识更全面,所以我们去年就成立专门的人工智能部,组织专业团队积极尝试和布局这项应用。”
从实践来看,易定宏发现,在职业教育培训领域中,AI可以在课程规划、报岗指导、教学教研等多个环节中应用。“像是批改试卷,以前的技术只能批改学生的客观题,但是现在批改主观题甚至是面试点评也可以由AI去完成。从中解放出来的人力就可以更多投入到课程研发中。同时,学员也能利用这些工具实时进行测评,大大缩短了反馈的时间。”
不过,由于当前的AI技术并不成熟,包括AI“幻觉”导致一些偏差和误导也会成为职业培训领域中学习的烦恼。
“比如AI可以模仿书籍以及网页的形式编写虚假的信息来源,同时也会编造数据库里没有的资料。目前我们的应对方法是,通过使用多种人工智能模型相互印证,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这个原理和高考阅卷类似,一道题由两位老师同时评分,一旦评分差距较大,这道题将进入第三评环节。如果还不能达到一致,那这道题将进入质检仲裁环节。这种办法虽然笨,但却可以大大降低出错率。”易定宏说。
在易定宏看来,目前职业教育培训领域,AI的作用分为两类:一是替代,二是提效。这意味着它还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工作,因为两方的优势有所差异——在与数据有关的工作中,AI更胜一筹;但在创新和情感有关的领域,人类优于人工智能。同时,一般事务性工作正在不断被AI替代,未来的职业教育培训行业将会更加重视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搭建逻辑思维、提升学习能力以及领导能力。
姚凯表示,当前AI的爆火出圈给传统就业带来了一定挑战,最直接的冲击是一些重复性强、规律性强的岗位被替代,这也使得就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从教育层面来看,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在AI辅助下进行创新性工作,开发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未来的工作生态很可能是人和机器和AI协同共生的模式,需要注重提高个体与AI系统协同工作的能力,包括理解AI的局限性、有效沟通与交互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融合。例如,结合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医学、社会科学等学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对AI应用的需求。
“AI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快,要求人才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变得更加重要,AI时代的劳动者需要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技术变革带来的职业变化。”姚凯说。
标签:
抢先读
- 青海举办探秘哪吒的“智”胜法宝主题研学活动
- 清华大学教授徐甜甜获沃尔夫奖
- AI渗透教育领域,“用多少、怎么用”仍待解
- 轮椅上的竹编匠人杨兴成:手中方寸 心中乾坤
- 吉林籍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苑丽颖打破世界纪录
- 北京最新中招政策!满分510分,考试时间发布
- 埃及青年艾小英:翻译为“桥”文学为“媒”,让读者感知中国
- “奔县”旅游成中国部分年轻人新玩法
- 香港文体旅局局长罗淑佩:国家安全教育“润物无声”
- 三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新名片
- 3·15晚会丨“保水虾仁”,浮出水面!1斤虾仁7两冰......
- AI荐股套路揭秘:野鸡股神们是如何收割股民的?
- 减重科开诊 医生帮你避开减肥误区
- 减重科开诊 医生帮你避开减肥误区
- 重庆大学发布“智慧医疗大脑”和“未来AI医院”建设方案
- 三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新名片
- 三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新名片
- 春日花粉飘,过敏早预防 | 时令节气与健康
- 人工智能赋能阿尔茨海默症早筛 助力科学早期干预
- 春日花粉飘,过敏早预防 | 时令节气与健康
- 国家中医药局:已有2600余家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置妇科
- 人工智能赋能阿尔茨海默症早筛 助力科学早期干预
- 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7.18小时
- 报告: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为7.06—7.18小时
- 湖南岳阳成立肝病诊疗中心 中西医协同破解肝病防治难题
- 春季,吃得好、心情好,肝才好!| 时令节气与健康
- 怎样减重才不容易反弹 | 科学减重一起来
- 当300斤年轻人说出“我觉得还好”: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
- 国家中医药局:已有2600余家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置妇科
- 三部门:倡导男女每日能量摄入2150千卡、1700千卡左右
- AI医生来了,靠谱吗?
- 大陆舞蹈节目《千手观音》在台北演出
- 当300斤年轻人说出“我觉得还好”: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
- “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走进伦敦书展
- 为什么排队总是选到最慢的?你可能踩中了隐藏的“倒霉定律”!
- AI医疗拓至更广泛场景 专家呼吁保障信息安全
- 火爆上海的广西歌手罗小罗 “沪漂”20年盼为三月三写歌
- 中外青少年上海创新设计机器人珊瑚保育员 挑战出色完成“珊瑚拯救”任务
- 三亚打造“中医药+康养旅游”新名片
- 2025清远马拉松赛鸣枪开跑
- 2025中国(瑞昌)国际羽毛球大师赛落幕
- 十五运会U18女篮资格赛:陕西队60:94不敌山东队
- CBA:浙江遭广东逆转 约克空砍38分
- 建功西部四川宜宾:年轻人挑起科技创新大梁
- 浙江杭州:人形机器人音乐会吸引民众
- 四川男篮加时赛险胜南京男篮
- 安徽:让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一目了然”
- CBA:浙江遭广东逆转 约克空砍38分
- “运动加油站”成湖州城乡新地标 全民健身触手可及
- CBA:广厦力克上海 布朗成“关键先生”
- 重庆合川太和6千余亩桃花盛开 游客登桃花山踏春赏花
-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入围城市
- 女子拳击世锦赛中国队夺1金1银3铜
- 舞剧《天下大足》全国巡演走进合肥
- HLE战队夺全球先锋赛冠军,LPL赛区曙光何时来?
- 2025年全国越野跑锦标赛在安徽黄山开赛
- 《哪吒2》联合动画导演:高票房不代表一切
- 十五运会U18女篮资格赛A组收官:鲁、陕两队晋级决赛阶段
- 中国歌手周深加拿大多伦多献唱
- 刘海粟美术馆建馆30周年 展出多件“镇馆之宝”级别作品
- 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件约3000吨预制墩台精准吊装
- 京津冀携手粤港澳“京铁乐游”银发旅游列车首发
- 福州花朝节启幕 汉服少女披彩赏红览春光
- 纪录片《你好,12315》上线 聚焦基层市场监督执法人员
- 《哪吒2》印尼首映 观众叹“超出预期”
- 内蒙古巴林草原:基层博物馆文物“出差”记
- “体重管理年”掀起全民减肥热潮 健康生活方式成主流
- “译介北京”专架亮相2025伦敦书展
- 长大后看《武林外传》,看着看着就哭了
- 叶小纲:让年轻一代“听见”鲁迅
- 产学研共同研讨IP全球化新路径
- 文旅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长大后看《武林外传》,看着看着就哭了
- “复兴路上的广州文艺”陈列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开幕
- 长大后看《武林外传》,看着看着就哭了
- 河南公布202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 以诗歌照亮生命 诗集《我的余生》深圳首发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发布 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可期
- “复兴路上的广州文艺”陈列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开幕
- 从纸上到荧幕 《北上》原著作者与电视剧导演共话运河文化
- 从纸上到荧幕 《北上》原著作者与电视剧导演共话运河文化
- 舞蹈史诗剧《诗经·格萨尔》首演亮相杭州
- 新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陈列布展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
- 构筑统战阵地 浙江此地为何对民主党派如数家珍?
- 天津发布八大主题近千项春季文旅活动 全城尽赏海棠花
- 西藏拉萨三年来南北山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近70万亩
- 广东省首个北回归线青年林公园揭幕
- 世界冠军载誉归来 孤独症少年用速度讲述“星星的语言”
- 杭州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员数量破百万
- 天津发布八大主题近千项春季文旅活动 全城尽赏海棠花
- 沪上施新政: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有“量”更有“质”
- “过年——春节主题展”86天展期累计吸引近60万观众
- “过年——春节主题展”86天展期累计吸引近60万观众
- 蛇年探异宠:成都异宠博物馆里“冷血”动物成新宠
- 用“AI糖画机”画哪吒 这群海归把AI新场景开进竹艺村
- 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市场升温 面向港澳游客推优惠
- “过年——春节主题展”86天展期累计吸引近60万观众
- 揭秘泰山“陪爬者”:主打“提供情绪价值” 年入30万元是极少数
- 用“AI糖画机”画哪吒 这群海归把AI新场景开进竹艺村
- 前方喷嚏警告!全国春季花粉预报地图来了 看哪里将进入过敏高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