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热点 > > 正文

水泥库摇身一变成文创园 转型中该如何创新

时间:2020-08-13 10:31:10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者:DN032

如今,穿梭在首都东五环与六环之间的人们不难发现,位于双桥东路附近的46个水泥筒仓在夜间已经全部被点亮。这46个水泥筒仓正是位于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内,那么,曾经的水泥库究竟是如何变身为文创园的?转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突破与创新?

位于双桥东路的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前身是北京胜利建材水泥库,这里拥有着亚洲最大的水泥筒仓群。提及改造初衷,北京首农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傅鹏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北京胜利建材水泥库在完成1990年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以及修建北京三环路、四环路的水泥储存的任务后便一度被闲置。出于为市民提供文化娱乐休闲去处,给文化企业搭建发展平台的考虑,我们自2014年开始,邀请专业人员设计、施工,开始对这里进行改造”。

北京商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除亚洲最大罐体群外,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的园区内大规模保留了火车、铁轨、站台等特色景观,这些都是园区自身极具特色的工业遗址形态和空间资源优势。这些景观的保留,有助于让市民了解更多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作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平台,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将借助自身优势,围绕“互联网+”打造集文化、科技、旅游、新媒体、新能源等业态为一体的文化生态圈,建立集中小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文化投融资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互联网文化服务平台。接下来,园区还将建成集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服务、艺术展览、休闲娱乐等业态的文化创意综合体,吸引更多文化企业入驻。目前,北京华奥视美国际传媒、北京星座魔山传媒等一批传媒企业已相继入驻园区。

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坐落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东南端,是近年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2014年由文化部批复设立。据悉,三年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通过旧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农村产业用地四种方式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7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筑规模235.4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除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外,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内还聚集了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懋隆文化产业创意园等50余个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在从业者看来,伴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业遗址如何再利用成为了政府与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进程中,为了避免同质化,在产业转型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与特性,选择未来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控制经济成本,才能更好地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标签: 文创园 转型 创新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