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登月,要过几道关 当前看点
自立项以来,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顺利完成,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目前,各系统研制建设都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国人登月的梦想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载人登月,要过几道关?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第一道关——飞向月球
飞到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火箭得大,飞船也需要拥有更强的轨道机动能力
(相关资料图)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仰望夜空,这轮皎洁明月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地月平均距离大约为38万公里。
月球的独特性在于与地球关系密切,揭示月球奥秘对研究地球自身和宇宙起源有极大帮助。月球上没有大气层、磁场微弱、没有光污染,也是进行外太空科学观测的天然“实验室”,更是探索火星等更远星球的最佳中转站。
重大航天工程能够充分激发科学创新,有效牵引技术进步,造福国计民生。有人测算过,航天工程投入产出比是1∶15,投入1元,产出15元。不论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还是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都带动了大量尖端工艺、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崛起,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人类飞出地球、奔赴月球,“远”是首要挑战。选择什么路线飞、分哪几个阶段飞,考验着勇气与智慧。
我国载人登月的主要飞行过程是:
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
飞船和月面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
月面着陆器将制动下降并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陆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
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目标明确,路线清晰,充满挑战。
首先,运载能力得强,火箭得大。
就像驾驶汽车行驶到不同地点,因为距离不同,消耗的燃料不同。飞到400公里的近地轨道和飞到38万公里的月球相比,火箭的动力系统截然不同。经科学论证,瞄准地月转移轨道,我国火箭发射载荷的能力应不小于27吨。
盘点我国现役主力火箭家族,虽功勋卓著,却难以担此重任。即便是现役最大推力火箭,其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8吨,距离载人登月所需的27吨级能力,仍存在差距。研制具备大质量深空轨道投送能力的全新火箭平台成为必然选择。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应运而生。
“这型火箭不仅运载能力大,还具有高可靠、高安全、智慧化的特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钱航说,载人登月任务周期长、环境极端、不可逆环节多。确保登月航天员生命安全和任务成功,要求火箭具备远高于一般火箭的可靠性与故障应对能力。同时,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需按设计时序先后发射,将各自载荷精准送入预定的地月转移轨道,确保后续环月交会对接的可行性与效率,这就要求火箭具备极高的入轨精度和发射窗口灵活性。
此外,还要兼顾多任务构型适应性。火箭研制不易,为实现“一型多用”,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实行两种构型设计,既有登月型,也有近地型。
据了解,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研制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中,新的“天梯”即将搭建。
火箭变了,飞船也得变。
既要承受住新一代火箭的巨大推力、拥有更强的轨道机动能力,又要提供更大更舒适的舱内环境、更全面的生命保障能力,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被寄予厚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田林告诉记者,“梦舟”载人飞船可搭载最多7名航天员进入近地轨道,既能支撑载人登月任务,也能支撑近地空间站任务。“与神舟飞船发射中‘火箭负责逃逸、飞船负责救生’的模式不同,‘梦舟’接到火箭逃逸指令后自己负责逃逸和救生,承担逃逸系统抓总职能。一旦发生紧急故障,‘梦舟’能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返回舱及时带离危险区域,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今年6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为载人登月任务的安全再增添一层保障。第二道关——登陆月球
面对月球极端高低温、高真空和复杂地形环境,航天员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
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登月服取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被称作“探索”,中国载人登月任务命名体现了传统文化与航天精神的融合。
按计划,当“梦舟”载人飞船和揽月月面着陆器交会对接后,两名航天员进入“揽月”,准备登月着陆;另外一名航天员则留守“梦舟”,沿环月轨道飞行,以备接应。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揽月”如何顺利降落月面。
田林说:“‘揽月’携带探索月球车和科学载荷,是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的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数据中心,能支持开展月面驻留和月面活动。它的月面下降着陆过程,以及月面任务完成从月面起飞回到环月轨道的过程,可以说是登月最关键的环节。”
今年8月6日,在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圆满完成,主要验证的就是这“一下一上”的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孙兴亮介绍,在试验中,揽月月面着陆器需要模拟着陆过程,利用先进的设备,凭借自主避障算法实时感知月面陨石和月坑,灵活调整下降轨迹,确保安全着陆。“尤其,试验场的塔架和随动圆盘以及多根钢缆通过相互配合,可以模拟月球的低重力环境,并能精确跟踪着陆器的飞行轨迹。地面还铺设了特殊材料,形成坑或坡的形状,用于模拟月表环境。”
当“揽月”稳稳着陆,一切准备就绪,身着“望宇”登月服的航天员,将从“揽月”下来,迈出登陆月球的第一步。
田林告诉记者,通常,航天员在月球上有两种移动方式。“步行或者乘坐载人月球车,在到达预定的作业点后,停留、采样、放置探测仪器等。”
尽管会在地面模拟的月球环境开展大量试验,验证“月球漫步”的安全,但面对月球极端高低温、高真空和复杂地形环境,航天员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比如,月表月壤实际厚度不均,可能藏有绊倒人的暗坑;月尘扬起,可能阻碍前行视线;月球缺乏大气保护层,随时可能面临微流星的袭击。
“我们将穷尽一切技术手段,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保护航天员的安全,走得出去,更要回得来。”田林说。
目前,“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研制试验。第三道关——返回地球
从月球返回、高速飞行的飞船想要精准降落地球,需经历太空“打水漂”
安全登月,更要安全返回地球。
按照设计方案,当完成登月任务,两名航天员返回“揽月”,从月面上升至环月轨道,与搭载另外一名航天员飞行等待的“梦舟”实现第二次交会对接。“揽月”里的两名航天员进入“梦舟”,三名航天员搭载“梦舟”与“揽月”分离后,返回地球。
接下来,就是充满挑战的“回家”路。
航天员携带月球样品、乘坐“梦舟”实现月球加速,脱离环月轨道,进入月地转移轨道,瞄准飞入地球的最佳时机。
高速再入中的热防护,是一重考验。当返回舱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因高速飞行,会和大气产生剧烈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热。从月球返回地球,由于初始再入速度更快,将会产生更加剧烈的高温。
“科研人员始终坚持一个信念,要做好飞船的热防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田林说。
精准飞行,是更严峻的考验。载人登月任务中,从月球返回、高速飞行的“梦舟”,精准降落地球,也要经历像嫦娥六号返回地球经历的“打水漂”过程。
所谓“打水漂”,就是返回途中,“梦舟”第一次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跳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后开始滑行下降。之后,“梦舟”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这一过程俗称“太空打水漂”,标准术语为“半弹道跳跃式返回”。
为何要“太空打水漂”式返回?
科研人员介绍,“梦舟”从月球飞向地球速度非常快,返回过程必须减速。这样设计,目的是充分利用长达数千公里航程中的大气层阻力逐步消耗“梦舟”的初始能量,使其再次穿出大气层时速度显著下降,不再具备环绕地球飞行的条件,从而第二次进入大气层。
为实现这一目标,科研人员正在抓紧开展模拟飞行仿真,研制更加智慧的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确保“梦舟”飞行收放自如、平稳安全。
中国载人登月的大幕已经拉开。提升对月球认知,积累技术经验,探月工程前期成果为载人登月提供有力支撑。一系列关键技术陆续突破,为我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奠定了坚实基础。
载人登月将开启中国新的航天探索旅程。后续,我国还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设施,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梦圆登月,值得期待。
链接·中国探月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初期规划为绕、落、回三期。
绕(一期):实现环绕月球探测。
落(二期):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
回(三期):实现无人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四期目标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及采样返回,规划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等任务。
标签:
抢先读
- 载人登月,要过几道关 当前看点
- 每日消息!300分也能上“本科”?警惕社交媒体精准“钓鱼”
- 哈尔滨工业大学,太宝藏了吧!
- 房主任回应:这么好的“清福”,你也享受一下呢? 要闻速递
- 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六期)国债|今日热闻
- 房主任回应:这么好的“清福”,你也享受一下呢?-独家焦点
- 今日看点: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六期)国债
- 参赛队谈机器人运动会:检验自身、学习交流、共同进步_看热讯
- 8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22元 上调49个基点
- “丝路主播”电商实训营在固原市泾源县开营|要闻
- 郑州机场一天两破纪录 观点
- 中国全面打通人工硐室储气技术路线
- 今日热搜:厦门港再添“金砖航线” 总数增至24条
- 当前看点!“金融+”特色服务激活暑期文旅市场 多重优惠发力“点燃”消费热潮
- 每日信息:厦门港再添“金砖航线” 总数增至24条
-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冷链物流运行上半年数据出炉
- 业界人士话中国零售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
- 外国游客激增 暑期“中国游”有哪些新特点?
- 业界人士话中国零售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
- 业界人士话中国零售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 焦点报道
- 新消息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 明年8月拟举办第二届
- 谷爱凌:因“人为事故”意外受伤
- 成都世运会|高手云集 中国队四人晋级霹雳舞八强
- 焦点速讯:成都世运会 | “迂回”还是“直给”,轮滑入奥路在何方?
- 成都世运会 | 中国轮滑队再添一金|焦点讯息
- 每日时讯!成都世运会丨何志豪:盘不落地、永不放弃
- 成都世运会|高手云集 中国队四人晋级霹雳舞八强
- 成都世运会 | 体操大项收官 中国队再获一金一铜 每日观察
- 成都世运会 | 德国包揽世运会皮艇球项目两枚金牌 天天资讯
- 成都世运会|无人机竞速赛中国香港选手摘银 每日热议
- 成都世运会|无人机竞速赛中国香港选手摘银
- 每日简讯:成都世运会|无人机竞速赛中国香港选手摘银
- 男篮队长赵睿: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要向前走|观速讯
- CBA夏季联赛:新疆战胜青岛 山西不敌广东 视讯
- 中超综合:申花三轮不胜让出榜首
- 十五运会羽毛球资格赛:石宇奇逆转取胜 郑思维复出告捷 热门
- CBA夏季联赛:新疆战胜青岛 山西不敌广东 今日精选
- 快报:男篮非洲杯:安哥拉、埃及小组头名晋级八强
- 英超综合:哈兰德“双响” 曼城大胜狼队
- 曼城主帅瓜迪奥拉:阵容臃肿 需要精简 当前热门
- 焦点观察:沙特斯诺克大师赛:罗伯逊险胜奥沙利文 赢得冠军
- 追光丨世运会啦啦操赛场,中国队男生撑起“半边天”!
- 每日热议!杜绝球童助攻——“界外球自取”会成为足坛新趋势吗?
- 两年一次!医保“打包付费”将实行动态调整-即时
- 两年一次!医保“打包付费”将实行动态调整
- 每日时讯!3万艘渔船出海 广东海事部门全力护航南海开渔
- 中东部大范围高温闷热天气持续发力 华南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_精彩看点
- 山西榆社:守好一个湖 润泽一座城
- (寻味中华|非遗)方寸间“显山露水” 福州软木画簪起坊巷风雅
- 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地标建筑的“空调”竟然是长江水,年减碳6万吨
- 沙漠里也能养海鲜、种水稻?看新疆如何“点沙成金”
- 受热带低压影响,部分进出海南岛列车运行秩序调整
- 受热带低压影响,部分进出海南岛列车运行秩序调整 快看
- (活力中国调研行)在绿水青山间感受三峡库区“绿”动 播资讯
- 广东阳江以西海域所有海上作业渔船需回港避风
- 台湾青年岭南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探寻营在湛江开营
- 跨越两代的“中国情缘”:越南父女接力留学路|滚动
- 当前关注:水利部针对海南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体味青少年“勤”思妙想:第二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优秀作品展侧记|每日热讯
- 今日看点: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 同比增5.6%
- 五个关键词解码七月经济 焦点速递
- 当前关注:“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数览绿意盎然的中国
- 长8792米!我国首条穿越贺兰山铁路隧道贯通|观察
- 厦门物流通道海铁联运与中欧班列共促发展-热门看点
- 每日速讯:青岛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今年前7月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
- 驻华外交官聚焦陕西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 共话“空中丝路”新机遇
- 天天资讯:厦门物流通道海铁联运与中欧班列共促发展
- 沈阳市“养老服务消费季·银龄好货集”活动启动 每日快播
- 2025第一堂HarmonyOS公开课:以青春之力共筑鸿蒙未来
- AI时代的领导力何在?专家创新提出“共生领导力”_快讯
- 挑战世界屋脊 新藏铁路构筑西部边疆新动脉-微资讯
- 2025第一堂HarmonyOS公开课:以青春之力共筑鸿蒙未来
- 每日热点:黑龙江省18个边境城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 2025“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咖啡飘香”系列活动启幕 最资讯
- 筑牢经济底盘 夯实发展支撑 ——看中国经济之“重”
- 快讯:国家统计局:中国投资增长面临的压力是阶段性的
- 专访清华火神队队长:拿下机器人世界杯的火神队,踢球有何特点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明天开始查分 今日播报
- 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 每日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明天开始查分
- 专访清华火神队队长:拿下机器人世界杯的火神队,踢球有何特点 今日观点
- 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明天开始查分 当前看点
- 每日观点:海南热带雨林旗舰物种:从“濒危”到“希望”
- 暴雨黄色预警:京津冀等17省区市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热消息
- 前沿资讯!开馆两年仍用“样片”遭质疑,赤峰博物院等各方回应:不存在“拖欠尾款”
- 快讯:南海热带低压将于24小时内生成 海南要求渔船暂缓出海
- 当前焦点!国家防总办公室:预测北方地区多雨态势仍将维持
- 要闻:(活力中国调研行)从维也纳到重庆,垃圾焚烧厂的“逆袭美学”
- 曾经日落而息,如今彻夜狂欢!我国夜经济正在崛起
- 天天快报!火车学生票优惠新规出台 优惠次数怎么算?信息修改有何要求?
- 《南京照相馆》领跑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95亿-讯息
-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考古六十年:重塑高原认知 见证人类文明
- 快播:长8792米!我国首条穿越贺兰山铁路隧道贯通
- 安徽双墩遗址揭秘7300年前先民“日记本”|每日看点
- 焦点简讯:中国用“绿色长城”包围沙漠
- 智能生产线落地新疆博乐 “百变”鸡蛋“孵”出大产业
-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快消息
- 今年7月河北省进出口同比增长10.1%-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