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校园矛盾,家长如何智慧应对?
孩子遭遇校园矛盾,家长如何智慧应对?
近年来,随着一些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公众关注,家长们也变得越来越“敏感”,有时孩子在学校和同伴稍有争吵或打闹,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是被欺负或被“霸凌”了。
当孩子在校园里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起了冲突,家长该如何理性判断和介入?本报邀请专家们一起来聊一聊校园霸凌那些事儿。
本期受访专家——
王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徐佳(上南中学南校德育高级教师)
张双(古美学校五年级年级组长、班主任)
陈剑超(大同初级中学心理教师)
“孩子被取‘绰号’,算不算被霸凌?”“孩子说不想上学,会不会另有隐情?”“孩子今天被同学打了,要不要鼓励他打回去?”……
类似这样的困扰,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曾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约有20%的受访学生卷入过校园霸凌的问题之中。当孩子遭遇校园矛盾甚至校园霸凌,家长究竟该如何应对?
普通纠纷和校园霸凌,边界在哪?
文汇报:近年来,随着一些校园冲突、霸凌的新闻频频见诸网络,也引发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校园霸凌和普通纠纷是否有明确的边界?又该如何区分辨别?
陈剑超:“霸凌”一词来自英语单词“Bully”,有恃强凌弱的意思。从法律角度看,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生霸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它包括肢体霸凌、言语霸凌、关系霸凌、网络霸凌等,例如肢体上的殴打、脚踢、掌掴;言语上的辱骂、讥讽、取侮辱性绰号;人际关系上进行恶意排斥、孤立;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和诋毁他人以及抢夺、强拿硬要或故意毁坏等。
校园霸凌和普通纠纷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普通纠纷通常是指学生间的日常摩擦,可能是由于意见不合、肢体碰撞等引起的短暂冲突,而校园霸凌则是一种持续、恶意的行为,常常伴随着权力不平等和心理伤害。霸凌者通常会利用身体、言语或网络等手段,对受害者进行反复的伤害和威胁,使其感到恐惧和无助。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一些没有化解的小矛盾可能会成为霸凌的种子。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需要有一种敏感性和警觉性,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
王枫:在孩子的学校生活中,常有取绰号、嬉戏打闹、冲突打架等行为,但这些行为是否构成校园霸凌,家长和老师应结合参与者意图、承受者感受、行为后果及持续时间、频率等多角度综合判断,严谨界定。
例如,取绰号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伤害,但如果具有侮辱性、贬损性并持续使用,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压力和自卑感等伤害后果,则可能构成校园霸凌。孩子间的嬉戏打闹有时候是一种互动方式,但如超出正常范围,变成恶意推搡、殴打,导致身体伤害,则可能升级为校园霸凌。孩子在争执中的肢体冲突,若频繁发生或一方明显弱势并被持续霸凌,也可能被视为校园霸凌。家长和教师应理性、客观地关注孩子日常互动,及时纠正行为偏差,促进孩子和谐相处。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欺负”?
文汇报:据您观察,校园里那些霸凌者和被霸凌者是否有一些共性的特征或“弱点”?
张双:经过多年教学一线的观察实践,我注意到,校园中的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缺乏爱和安全感。他们在家里通常都是被霸凌的对象。比如,他们可能经常被打被骂,或者目睹家中的某个人被打被骂,有的孩子甚至习惯了被家长的强权所控制,从而接受了“强者要打压弱者、弱者要服从强者”的观念。还有的孩子在家并没有遭到父母打骂,但却长期被忽视,家长美其名曰给孩子自由,实际上是不负责任和溺爱放纵,对孩子的情绪和需要视而不见,孩子感到孤立无援、自卑无助。
人在感到危险的时候,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触发“战斗或逃跑、僵住或讨好”的反应。所以,当孩子在家里经常遭到打骂、忽视时,有的孩子就会采取“战斗”的模式,把攻击力投到比他弱小的人身上,在学校成为了“小霸王”;也有的孩子比较温和,选择“逃跑”或“僵住”,于是就习惯了被欺负;还有的孩子,会选择“讨好”,从而成了霸凌者的帮凶。一个内心有爱、自信和被善待的孩子,他们更容易去善待别人,同时也不会允许别人对他的侵犯。
徐佳:一般而言,体型过胖过瘦、胆小、不善表达、学习能力差、身体有异常的学生往往比较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此外,一些“学霸”或者异性缘特别好的学生、甚至学生干部,也有受到小团体排挤的可能。霸凌者多数曾有被霸凌的经历,导致他习得了用肢体和语言暴力来处理问题的方式。
有些孩子容易与同伴发生纠纷,背后也可能是家庭氛围紧张、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溺爱、家庭中缺乏沟通与交流等因素所致。曾有调查显示近20%的学生遭遇过不同程度的霸凌,但家长知晓的不到10%。在中小学校园里,无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他们都是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都需要而且渴望得到关注、关爱和正确的引导。
孩子出现部分反常行为,可能是在“求救”
文汇报:当孩子出现“求救”信号时,学校老师和家长该做些什么?
王枫:在霸凌的阴影下,孩子常感到羞耻和内疚,害怕被同龄人嘲笑和排斥,担心家长和老师的责备。所以有时当孩子被欺负时,他们甚至会觉得这是正常现象。这样的情绪使得他们不会寻求帮助,因为报告霸凌行为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虽然被霸凌的孩子可能有种种顾虑,或者不会直接表达痛苦,但他们潜意识里会通过一些隐晦的方式传递信息,比如“我不想去学校”等。
当孩子表现出反常行为时,家长和老师要避免草率地将其归因于学习态度问题,而应细心观察和解读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打消顾虑,多追问、多倾听,持续强化沟通,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以便及时干预校园霸凌现象。
一旦发现孩子被欺负,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撑和力量源泉。要让孩子知道:被欺负不是你的错,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保护好你。家长要及时与学校沟通,深入了解事实,以便协商妥善处理。同时,加强保护和关爱被霸凌学生,和他们共同面对和排解负面情绪,避免意外伤害,必要时可借助学校、社区心理健康资源。在日常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构建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培养情感同理心,它能够引导孩子理解并尊重他人,进而有效避免冲突与矛盾的产生。此外,家长也应以身作则,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对公德的遵守、对差异的包容,影响和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陈剑超: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那天我走进教室,黑板上赫然醒目写着A同学的名字,旁边还画着一个显眼的大叉。B同学和其他几位男生一脸愤怒,矛头直指身材瘦小、低垂着头的A同学。我当时心头一紧,心想这会是校园霸凌吗?我没有先批评B同学,而是询问了他在黑板上写同学名字的原因。原来,A、B和其他几位同学原本都是好朋友。周末时,他们相约出游,A同学发现自己花销超额,就在微信群里收了原本应该属于C同学的红包,B同学为了“伸张正义”,对A同学进行“讨伐”。
听完之后,我肯定了B同学的热心和正义感,也说出了A同学的“委屈”。我请他们把两件事分开看待,并厘清了责任。最终,A同学退还了红包,B同学等也为自己的冲动道了歉。在校园中,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很常见。老师不应随便妄加评判而应先了解情况,看到情绪背后学生的内心思考,尝试帮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用敏锐的洞察力和耐心倾听,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行为,把霸凌扼杀在萌芽之中。
我所在的学校曾组织全体35岁以下青年教师以及学校中层干部参加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不少老师都取得相应证书,也具备了较高的心理基本素养、观察力和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学生的“不寻常”表现。例如,当老师发现某个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或者频繁出现伤痕等情况时,就会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心理老师也会一起协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被打了就要打回去”能解决问题吗?
文汇报:有些家长一听说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冲突,很容易“护犊”心切,灌输孩子“被打了就要打回去”,甚至想自己替孩子出头。发现孩子在学校可能被“欺负”后,家长该如何去处理?
徐佳:我在工作中,确实碰到过学生因为发生小摩擦,家长坚持责怪孩子没有反击而孩子觉得不能动手还击,从而导致孩子在校情绪大爆发的情况。
孩子成长过程中,和同学发生冲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有些家长很容易“玻璃心”,给冲突定错了性。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在得知孩子受到欺负后会过度干涉,甚至有的家长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干脆撸起袖子直接上阵,导致孩子之间的小事情变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大矛盾,殊不知,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实,家长应该教孩子尽量用沟通的方式处理矛盾,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增进沟通技能,也有利于孩子总结与他人相处的经验。
家长首先要明确,使用暴力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当孩子遭遇霸凌时,教他们暴力回应可能会加剧冲突,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也容易让孩子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中,难以摆脱被霸凌的困扰。对孩子来说,与同学产生矛盾不可避免,学会处理矛盾更重要,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这是成长的最佳契机。
张双:我曾有一个学生小D,经常会跟同学发生冲突,原因就是他喜欢动手,如果别人碰了他一下,他也不管别人是不是故意的,就先打上去。问他为什么要动手,他还很蛮横地说:“爸爸说了,如果谁打我了,就让我打回去。”如果长期把这种错误的思想灌输给孩子,这无形中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交,而且小学生出手的时候没轻没重,一不留神,可能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更不用说,如果对方也不依不饶,还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教孩子“打回去”其实是破坏边界的行为,这向孩子传输一种观念——别人的身体是可以破坏的。这不仅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还会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得不偿失。
同时,很多时候如果对方先动手,大部分的情形都是对方“实力更强”,这种情况下让孩子“打回去”,很可能遭到更严重的二次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体现在身体上,也体现在心理上。
比起“打回去”,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没有任何人有权力伤害你,爸爸妈妈绝对支持你保护自己的行为。不让孩子“打回去”,并不意味着懦弱。■ 王星
抢先读
- 孩子遭遇校园矛盾,家长如何智慧应对?
- 找技术,寻合作,2天走进3所高校院所!“科创天府·智汇蓉城”之“校企双进”收获满满→
- 主播进大棚 乐享“花经济” 产值2.3亿元
- 娃哈哈召开2024年全国销售大会,数亿元销售奖励政策发布!
- “中东版4399”硬控年轻人,《沙威玛传奇》凭啥这么火?
- 百余家单位进校招聘!广州幼专举行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
- 世界首条“高速公路”秦直道历史文化价值再定位
- 周末新疆北部仍多降雪天气 京津冀局地或现重度霾
- 匹克球“走红”背后:职校学子为何能在全国崭露头角?
- 10月出口增速创新高 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目标可望实现
- 化债“组合拳”发力,为地方发展减负担、增动能
- 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 化债“组合拳”发力,为地方发展减负担、增动能
- 世界首条“高速公路”秦直道历史文化价值再定位
- 10月出口增速创新高 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目标可望实现
- 前三季度贷款增速强劲 这几个领域最“吸金”→
- 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 (第七届进博会)海内外专家、业界精英进博会共议“零碳新经济”
- 化债“组合拳”发力,为地方发展减负担、增动能
- 前三季度贷款增速强劲 这几个领域最“吸金”→
- 面向智能化:对全球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 前三季度贷款增速强劲 这几个领域最“吸金”→
- 面向智能化:对全球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 (第七届进博会)海内外专家、业界精英进博会共议“零碳新经济”
- (第七届进博会)索尼高管:期待为中国“乐经济”添砖加瓦
- 驻马店市驿城区朱古洞乡: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筑牢人民安全防线
- 面向智能化:对全球制造业意味着什么?
- 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中国已进入创新主导发展新阶段
- 中国财长: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 首届国际工程大会开幕 冀工程合作共建美好未来
- 中国培育钻石毛坯产量全球占比超七成
- (第七届进博会)索尼高管:期待为中国“乐经济”添砖加瓦
- (第七届进博会)专家:中国服务贸易仍有潜力可挖 关注入境游机遇
- 西平县安委办与消安办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进农村活动
-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暨“双提升”工作推进会
- 中国培育钻石毛坯产量全球占比超七成
- 天津市滨海新区与锡林郭勒盟签署能源合作协议 共推绿色发展
- 驻马店市驿城区朱古洞乡:加强消防宣传 共建平安家园
- 中国财长: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 “疆电外送”第三条特高压直流通道新疆段贯通
-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 西平县城管局园林中心组织开展城区死树枯枝集中清理工作
- “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驻马店技师学院开展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
- 立足常规抓教学 深入检查促提升——西平县柏苑芳庄小学开展作业教案业务常规检查工作
- “疆电外送”第三条特高压直流通道新疆段贯通
- 西平县宋集中心校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检查
- 延链“它经济” 探访中国食品名城的产业“新宠”
- “DIOR LADY ART #9”艺术家限量合作系列展览登陆上海
- 第二十四届南安石博会开幕 海内外石材客商探新路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和敏院区)今日正式封顶
- 中国央行正研究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案
- 中国央行正研究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案
- 延链“它经济” 探访中国食品名城的产业“新宠”
- 广州公寓和商铺成交量连续4个月同比上升
- 广州公寓和商铺成交量连续4个月同比上升
- 高通钱堃:以知识产权保护助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 杭州促消费帮扶 拓市场化帮销路径
- (第七届进博会)千滋百味进博会
- 10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19.6万辆 同比增逾五成
- 杭州促消费帮扶 拓市场化帮销路径
- 高通钱堃:以知识产权保护助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 杭州促消费帮扶 拓市场化帮销路径
- (第七届进博会)乌拉圭牛肉为何“七进”进博会?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大舞台”创新孵化“小而美”
- 港股扭转跌势 本周升221点
- 中国财长:能够保障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实现平衡
- (第七届进博会)广拓朋友圈 展商“牵手”忙
- 2024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开幕 签约项目金额超479亿元
- 广州现有注册网约车驾驶员约14.86万人
- 亚洲规模最大牛初乳加工基地在宁夏灵武投产
- 亚洲规模最大牛初乳加工基地在宁夏灵武投产
- 广州现有注册网约车驾驶员约14.86万人
- 中国质量协会:2024年冰箱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稳步上升
- 中国财长: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 中国财长: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 中国财长: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全国赛邯郸开幕
- 免签新政试行首日:山东青岛迎首批免签入境韩国旅客
- 中国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2406亿美元
- 今年以来经由福州机场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0万人次
- 广西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880名选手同台炫技
- 牡丹江口岸迎来首批免签入境韩国旅客
- 七载进博之约,中粮名庄荟绘就全球美酒版图
- 今年前10个月天津企业RCEP出口享惠货值同比增21.2%
- 今年前10个月天津企业RCEP出口享惠货值同比增21.2%
- 如何设置pdf不可编辑?rar文件变成word怎么办?
- 11月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24个点
- 尹中立:房地产市场出现趋势性改变信号
- 11月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24个点
- (第七届进博会)一根“金纤维”的进博之旅
- 央行: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3.61万亿元
- 迎“双11”网购高峰期 闽赣铁路冷链运输服务再升级
- 广西灌阳至平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桂北山区再添“交通大动脉”
- 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举办 专家学者共赴“数字之约”
- 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举办 专家学者共赴“数字之约”
- (第七届进博会)银联支付产品亮相进博会 优化跨境贸易支付体验
- (第七届进博会)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进博会是各国商业、技术、文化交流的国际枢纽
- 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举办 专家学者共赴“数字之约”
- 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举办 专家学者共赴“数字之约”
- (第七届进博会)联合利华大中华区总裁: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