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山东新型储能驶入规模化 商业化发展快车道

时间:2022-03-22 14:58:16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者:DN032

继国家电投海阳、华电滕州、三峡庆云3座储能电站进入电力现货交易市场,近日,华能山东公司黄台储能电站又完成注册公示,具备自主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资格。以此为标志,山东新型储能驶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快车道。

“新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交易,不仅提升电力系统供需平衡能力,还为储能行业发展探索全新商业模式,助力储能释放综合应用价值。”省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处负责人介绍,山东出台调峰调频优先发电量计划奖励、新型储能优先、充放电量“平进平出”、多劳多得等政策措施,以试点促推广、以示范促深化,加速新型储能应用场景纵深拓展。截至3月16日,山东首批“5+2”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全部投运,装机容量达75万千瓦,其中4家电站入市交易,参与报价50次,完成充放电56次,累计交易电量962.1万千瓦时。

据悉,华能黄台储能电站采用世界领先的磷酸铁锂储能技术,建成规模120兆瓦/212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系统,其中电池储能单元37套、220千伏升压站1座,一次性充电达21.2万千瓦时,年可增加新能源消纳电量1亿千瓦时,满足30000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作为全球首座百兆瓦级分散控制的华能黄台储能电站,春节期间累计承担调峰调用8次,充电量98万千瓦时,放电量79万千瓦时,实现0到100兆瓦负荷充放电毫秒级响应。”华能黄台电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电站利用电池簇分散控制技术,对每个电池簇模块化、精细化管理,有效减少内耗,最大程度充放电,电池容量使用率达9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综合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同时,项目采取每日“单充单放”模式,科学研判市场,优化电网配置,灵活调整控制,积极探索市场交易运行、报价机制。据统计,按照目前现货交易价差330元/兆瓦时、充放电损耗15%、年充放电330次计算,预计年收益达1800万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下一步,山东将按照“边运行、边完善、边提高”原则,健全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规则和容量补偿机制,推进新型储能利用发电侧峰谷价差盈利,打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山东样板”。

标签: 科技装备 现货交易 华电滕州 三峡庆云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