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云南假日旅游有效复苏持续向好

时间:2020-10-15 14:35:30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发布者:DN032

10月1日至8日,云南全省共接待游客2316.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同比恢复80.4%。中秋国庆假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云南假日旅游经济总体呈现出有效复苏持续向好的趋势。

复工复产见成效

“返程路上还是有些堵车呢!”陈勇师傅是云南大兵旅游汽车有限公司的一位大巴司机,刚跑完一趟昆(明)-大(理)-丽(江)四日游。

刚刚过去的这个黄金周,他驾驶着公司新采购的一辆豪华商务大巴,行进在有着大美风光的大滇西旅游环线上。“都是按摩座椅,坐起来更舒服,还有更好的通风设备,游客很满意。”

该公司总经理李顺怀表示,为迎接“双节”,同时更好地服务游客,近期交付的40辆豪华商务大巴全部投入使用,还聘请了多名司机。“9月初,我们就陆续接到了旅行社的预约电话。10月1日起,师傅们每天都在外面跑着,尤其是假期前四天。”他说。

在昆明从事导游多年的孙昆荣告诉记者,云南自7月22日恢复跨省团队游以来,旅游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随着跟团游的恢复,原先停在停车场的旅游大巴都陆续开动起来了。

“从1月底到5月,受疫情影响,我们的大巴车只能停着,司机定期开动一下。”回想起那段日子,李顺怀有些感慨。如今,旅游业逐步回暖复苏,人和车终于又动起来了。

旅游业复工复产,从行驶在路上的旅游大巴可见一斑。

据了解,8月底,云南全省330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644家旅行社恢复经营,508家星级饭店恢复营业,复工复产率分别达到98.4%、61.5%和83.2%。

文旅融合成趋势

漫步云南陆军讲武堂见证百年军校荣光、走近西南联大旧址瞻仰精神丰碑、徜徉官渡古镇感受非遗魅力……这是四川游客李阳在昆明度过的充实之旅。“以前来云南都是直奔大理丽江等热门旅游地,这次特意花了两天时间感受昆明这座城市的魅力,很有收获。”她说。

环翠湖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体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为进一步丰富假日旅游产品,昆明市在节假日期间推出了以文旅融合为特色的12条精品旅游线路,掀起一场春城打卡热潮。

此外,多业态融合的夜间旅游产品也成为一大亮点。在昆明商圈的典型代表——南强街巷,汉服集市、美食盛宴、露天影院等不同主题的文化消费场景为夜间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给不少外地游客送去了难忘的“昆明味道”。

同样在文旅融合上下功夫的还有玉溪市。假日期间,今年8月首次对外开放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迎来了“高光时刻”,日接待游客数近8000人次。“通过智能体感互动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生命演化的壮丽场景,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该馆馆长陈泰敏说。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督查专员饶祥碧表示,类似的文旅融合体验式产品还有很多。针对疫情后旅游市场变化特点,云南充分发挥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培育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乡村游受青睐

金秋时节,那京村宛如一幅山水画。傣族民居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盛开着小花,一直通向寨子中央的泼水广场,两头可爱的泥塑小象往外喷着水,流向下方的景观池,吸引了不少孩子来这里嬉戏玩耍。

那京村是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一个传统傣族村落,因乡村旅游特色明显,在长假里赚足了人气。村民小组长肖云华说:“以周边县城来的人为主,还有部分外省游客。我们特意准备了美食品尝、农耕文化体验、果园亲子采摘等活动。”

村民罕福美是村里接待小组的组长,这几天她都要来到村口停车场迎接各地来的游客,随后一同坐上观光旅游车开启“打卡”模式。“前些年村子里没啥好逛的,游客来了顶多吃个饭就走。现在我们也有了‘一日游’。”她说。

上海游客方先生第一次来到那京村,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参观村史馆。他说,这里有村民使用过的各式农具,妇女精心缝制的手工艺品,还有男女老少参与文艺展演的剪影。“总之一句话,农村越来越好了!”

如今,那京村有9家农家乐,每家都有拿得出手的傣家菜。肖云华原先在外跑运输,如今也经营着一家餐馆。他家烤鱼做得不错,一到周末就供不应求。

10月1日以来,仅37户175人的那京村日均接待游客人数超过500人。

饶祥碧说,日前文化和旅游部集中推出的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云南有10条上榜,基本涵盖了精品民宿、旅游扶贫、田园观光休闲等类型。因地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利于将良好生态等资源优势转化成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