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鳌)“具身智能”时代,机遇多还是挑战大?
“未来十年,全球机器人数量将超越人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表示,人工智能从虚拟迈向现实的过程中,机器人的能力越来越强,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家庭机器人,它们都能帮助人类完成大量任务。同时,机器人价格将不断降低,最终成为人类的“延伸”,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
在中山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多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林倞看来,具身智能产业链条长,涉及上游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及应用部署,为各行各业带来诸多机遇。随着产业升级,大量相关岗位将涌现,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星海图(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许华哲认为,具身智能技术的普及将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未来机器人可以提供普惠性的家庭服务,如按摩、照护等,而成本将远低于人工服务。同时,具身智能还能承担重复性工作,使人类有更多时间探索个人兴趣、丰富精神世界。挑战:就业冲击与公平难题
尽管机遇巨大,具身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旭峰认为,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利用能源节约人力的工具,类似于汽车、飞机等技术革新。然而,不同于过去的机械设备,人工智能节省的不仅是体力,更是脑力。这一变化可能导致部分产业转型,部分传统岗位消失,从而引发就业结构调整的阵痛。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公平性问题亦备受关注。贝宝(PayPal)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邱寒表示,当前顶级人工智能技术仍属稀缺资源,主要掌握在少数大型科技企业手中,导致普通人难以公平享受技术红利。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也指出,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人群可能因此形成竞争优势,加剧社会不平等。因此,如何构建公平的技术赋能机制,确保人工智能惠及每个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共存之道:适应与保障并重
面对AI技术的迅速发展,专家们建议普通人积极适应变化,同时社会也应提供相应保障。
林倞说,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促使人们调整自身能力,适应新的工作方式。他建议教育体系应跟随技术进步进行调整,以帮助人们掌握与人工智能共存所需的技能。他注意到,中国一些大学已在调整学科结构,以匹配未来社会的技能需求。
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张亚勤建议大家提升两种智慧——一种是创造新技术、新工具的智慧,另外一种是怎么使用创造物,利用他们为人类服务的智慧。这意味着人们需要主动学习如何适应和驾驭新技术,而不是被动接受变化。
经济学家马光远则提醒,在推进科技发展的同时,社会应关注普通人的福祉。他认为,业界不应让AI完全取代人类的部分独特职业,如娱乐、艺术等。此外,政府需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应对AI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科技的温暖应体现在对普通人的普惠,而非让大众感到恐慌。”马光远说,有关各方当下就需重视和研究相关课题。
标签:
抢先读
- (聚焦博鳌)“具身智能”时代,机遇多还是挑战大?
- 夏航季吉林加密9个千万级机场航班
- 2024年云南省内机场开通航线640条、通航点186个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 中国商务部回应跨国公司高管“访华潮”
- 夏航季吉林加密9个千万级机场航班
- 中广核电力去年上网电量达2272.84亿千瓦时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 市场监管总局:加快建设公示系统升级版
- 中国商务部回应跨国公司高管“访华潮”
- A股化学原料板块持续走强
- 甘肃西固化工园区向“新”而变的“千亿雄心”
- 多只港股消费股业绩出炉 消费板块走强
- 3月28日起哈铁增开动车组列车 保障旅客雪中出行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 AI相助,政务服务跑出“智能加速度”
- 中消协提示:警惕手机“免密支付”风险
- 数字消费“热力”升腾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 精准对接 深度融合 协作共享 中关村论坛为创新链产业链建起“超链接”
- 秀我中国|世界气象日探秘!气象的“天机”是如何被破译的
- 秀我中国|世界气象日探秘!气象的“天机”是如何被破译的
- 为“人工智能+”写下新乐章
- 黑科技何以加速“变现”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贸规模累计突破万亿元
-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 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直击:家电尝试拥抱AI “以旧换新”探新模式寻增长点
- 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 瞭望 | 原子级制造驱动未来产业
- 华为在泰国发布三折叠屏智能手机
- 高层论坛2025|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数据局将开展四方面工作
- 瞭望 | 原子级制造驱动未来产业
- 我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 智能公共设施“失能”谁来管
- 兰州气温回升 民众黄河边乐享春日时光
-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
- 当废品成资源,政策与观念也要改变
- 迄今最大宇宙三维“地图”发布
- 山西消防条例升级 7月1日起施行
- 商务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
- 当废品成资源,政策与观念也要改变
- 商业化竞速: “人造太阳”如何照进现实?
-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
- 额度“不设限” 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再加码
- 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额度“不设限” 三大运营商算力投资再加码
-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如何培养
- 新华社权威快报|共促全球科技创新合作!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
-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
-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
- 秀我中国|刷新想象边界!机器人“遛”机器狗
- 秀我中国|刷新想象边界!机器人“遛”机器狗
- 新华全媒+|一大波未来科技来袭 中关村论坛抢先看
- 新华全媒+|一大波未来科技来袭 中关村论坛抢先看
- LVA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曙光?
- 别让冷空气偷袭你的身体 正确“春捂”牢记这3点
- LVA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曙光?
- 全国首张外籍人士电子预防接种证在浙江义乌发放
- 青海省结核病患者治愈率逐年攀升
- 零添加酱油如何判断?
- 高层建筑的震感为何更明显 谨防因错误避险而受伤
- 杭州医保数字人实现“即问即办” 高频事项办理时长缩短80%
- 年轻女性查出乳腺结节该怎么办?
- 手机地震预警信息,如何发出和接收?
- 高层建筑的震感为何更明显 谨防因错误避险而受伤
- 蟾蜍、毒蘑菇、野河豚成“隐形杀手” 专家提醒:春季慎食野味
- 中国专家联合获得新成果为癌症和传染病的防治带来新策略
- GEMO携手LaClinic Montreux:重构高端抗衰新高度
- 橡胶期货的定义和交易特点是什么?期货交易方式有几种?
- GEMO携手LaClinic Montreux:重构高端抗衰新高度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千年农耕遇上数字变革 “六情哨兵”守护中原粮仓
- 中国复兴型电力机车在太焦线批量投用
- 股票减仓的原因和策略是什么?股票减仓和清仓有什么区别?
-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订单农业”解锁共富密码
- 中国复兴型电力机车在太焦线批量投用
-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订单农业”解锁共富密码
- 中国2月商品条码·热销商品价格指数为99.64点
- 中国—东盟能源学院在广西揭牌成立
-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将于第五届消博会期间启动
- 踏青出游好时节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 GEMO携手LaClinic Montreux:重构高端抗衰新高度
-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将于第五届消博会期间启动
- 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
- 中国2月商品条码·热销商品价格指数为99.64点
- 第五届消博会将有71个国家和地区超4100个品牌参展
- 踏青出游好时节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 楼市“小阳春”势头好 居家适老化改造让“老房子”变“好房子”
- “中远海运之星”客滚船将投入闽台航线运营
- “中远海运之星”客滚船将投入闽台航线运营
- 河北省1—2月快递业务量17.3亿件 全国排名第四位
- 营商环境育发展动能(评论员观察)
- 前2月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
- 2025京津冀全民赏花季启动 天津重点推出八大系列100项活动
- 酵母源肥料增效剂将促进功能型肥料转型升级
- 戴德梁行:深圳租赁住房需求领跑全国一线城市
- 摸清需求、提升补贴……“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启动
- 中国继续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 青藏高原首张绿色算力网在青海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