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讯!马路地钉成“暗器”易绊脚伤人 残留地钉安全隐患调查
“我低头才看到,路上有颗凸起的地钉把孩子绊了一下。”赵女士说,附近地面有多颗这样的地钉,不易察觉,对老人、小孩和骑行者尤其危险,一旦绊倒后果严重。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赵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除天津外,不少城市的主次干道及商场、小区、地铁、学校附近路面,都存在残留地钉的问题,由此引发了多起伤人事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些马路“暗器”从何而来?为何没有得到及时清理?
地钉何来与隐患何在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残留地钉主要用于固定施工围挡、广告牌、路灯杆、遮阳伞、减速带等设施。设施迁移或拆除后,部分零件未被清理干净,便形成路面上的“暗器”。它们分布广泛,主支干道、商场门口(有些是露天游乐场移除后)、停车场、小区门口(如移除彩虹门后)、学校门口,甚至盲道上都可见其踪影,极易造成行人绊倒、摔伤等安全事故。
“‘地钉’的存在与地域无关,哪里都可能出现。”短视频博主“赣州脚垫哥”是一名清理地钉的公益人士,他分析道,“问题根源在于项目迁移或拆除方未做好善后工作。比如拆除围挡时为省事,简单锤弯钉子了事,时间一长钉子凸起,隐患就形成了。”
“赣州脚垫哥”坦言,自己走上这条公益路,正是因为曾被地钉绊倒,才意识到平整路面暗藏的风险。
“地钉通常很小,只凸出地面几厘米,走路很容易忽略,稍不留神就会扎胎、绊人。”“赣州脚垫哥”说,曾有粉丝私信他,家中老母亲因摔倒头部撞到地钉,重伤不治。
一些受访者反映,残留地钉存在时间可能长达一两年甚至更久,却鲜见相关部门主动清理。即使向相关部门反映,有时得到回复称“非职责范围”;有时超过一周甚至更久无人处理;有时虽有人来清理,但方式简单——仅用铁锤将露出部分砸进地里,不久后钉子又会凸起。
公益行动与遭遇困难
安装好角磨机和砂轮片,启动机器,切割路面凸起的地钉;再用角磨机和锤子将剩余部分打磨平整、夯实……快则一两分钟,多则十几分钟,一颗地钉便被清除。
近日,记者在山东滕州一家超市门口,见到了正在清理地钉的公益人士夏天。
夏天人如其名,留着寸头,肤色呈小麦色。利用节假日和工作日下班时间,他骑上电动车,带着装满工具的军绿色帆布包上街清理地钉,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多。
为何执着于此?夏天回忆,一个雨天,他目睹一名外卖骑手因积水掩盖的地钉扎爆车胎,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外卖撒了一地。“当时我就想,应该有人去清理这些隐患。”
“最初是自己找,现在很多线索来自粉丝私信。”夏天边操作边对记者说。短短15分钟,5颗地钉被清理完毕。
在夏天的办公室,他向记者展示了装备:两台角磨机、几盒砂轮切割片、充电器、护目镜、锤子、扳手、卷尺、工具箱、反光安全背心和帆布包。“不少设备是本地一位五金店老板捐赠的,他说也想为清理地钉出份力。”
令夏天印象最深的是清理一所中学门口的地钉。他回忆,那里曾放置球形石墩防违停,每个石墩用一圈螺丝钉固定。石墩移走后,螺丝钉和圆形桩钉却残留下来。为消除隐患,夏天特意买了新角磨机,带着两台机器和六块电池,从早上干到下午4点才清理完毕。“很累,但很有成就感。”
然而,公益之路并非坦途。夏天的短视频账号名为“滕州拔地钉小分队(公益)”。他告诉记者,最初小队有三人,两人清理一人拍摄。后来,那两人因他人闲言碎语而退出:“有人说我们割钉子卖钱;视频评论区还出现‘盗窃公共资源’‘偷钢筋’‘违法操作’等阴阳怪气的言论。”
来自内蒙古包头的“拔钉小哥”也有类似经历。“清理初期常被误解,有人质疑我多管闲事、破坏公物;也有人担心操作会损坏路面。后来我通过短视频详细展示操作流程,科普地钉危害,才逐渐获得理解。”
多位清理地钉的公益人士表示,不少地钉存在已久,责任单位难寻。清理前他们会仔细判断周边情况,拿不准就向相关部门核实。“也有部门主动找我合作。粉丝提供的线索若太远,我会转给相关部门处理。”
清理困境与责任归属
清理地钉的责任究竟在谁?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宜前指出,应根据“谁设置、谁负责”“谁管理、谁兜底”原则分层界定——
施工遗留型:若地钉为某项目施工方未清理所致,根据民法典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方负有“完工后清理现场”的法定义务。即使施工方撤离,建设单位(如政府平台公司、项目业主)仍需承担监管责任,督促其限期清理;施工方失联时,建设单位应垫付清理费用再追偿。
公共设施废弃型:若地钉用于固定已废弃的公交站牌、路灯杆等市政设施,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管理主体,需及时拆除废弃设施并清理残留物;因管理疏忽导致遗留的,可申请行政问责。
无主遗留型:若地钉年代久远、责任主体无法追溯,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此类“无主隐患”应由属地政府(街道办、乡镇政府)兜底,纳入日常巡查,组织环卫或第三方清理,费用由财政保障。
“无论责任是否明确,道路上遗留的地钉最终都应由‘管理主体’负责清理——施工遗留找建设单位,公共设施找市政部门,无主隐患找属地政府。”孙宜前说。
既然有责任主体,为何一些市民仍倾向求助公益人士?记者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清楚可以找相关部门;二是找过相关部门,但处理速度慢甚至长期无果。
维权之难与安全提示
那么,因地钉造成的伤害或损失,赔偿责任如何认定?
北京瀛和(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海炜说,受害人应首先向交管或路政部门报案,确认道路管理维护单位、公路经营企业。同时需调查了解地钉遗留单位(如涉及施工企业)、道路占用施工许可机关或市政部门(有监督施工单位完工清场、恢复原状的义务,未清理地钉的可责令其清理或处罚),确定侵权责任人后,依据民法典进行索赔。
“但实践中维权成功很难。”郭海炜坦言,主要难点在于确定侵权人过程复杂,且责任主体可能涉及施工单位、管理维护单位、行政机关等多方,甚至涉及受害人自身原因。普通市民难以找到明确侵权人,需要向交通、路政、前置许可机关等多方调查。若无法确定具体清理义务人,公路管理维护单位、经营企业、管理机构、交通主管行政部门等可能需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特别是在市民已多次向相关单位反馈地钉隐患亟须清理的情况下。
对于市民自发清理的行为,孙宜前提醒,市民义务清除地钉属于“自愿协助公共事务”,但需遵守安全规范与公共秩序——
工具安全:使用角磨机等电动工具需注意用电安全。在公共区域(如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作业,可能涉及临时用电许可。根据电力法及消防法,个人在公共区域使用大功率工具建议向属地街道或消防部门报备,防范火灾或触电。
设施保护:清除时若破坏路面(如沥青、地砖),可能违反《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27条(禁止擅自占用或挖掘)。应尽量减少损伤,若造成破坏,可能需承担修复赔偿责任(费用由市政部门核定)。
区域许可:小区、商场等封闭区域的地钉清理需物业公司或业委会同意;市政道路上的,建议先联系街道城管或市政养护单位,由其指导或协助清理,避免纠纷。
“义务清除无需专门证书,但必须确保安全、不破坏公共设施,并尽量提前与管理部门沟通。”孙宜前说。
标签:
抢先读
- 每日快讯!马路地钉成“暗器”易绊脚伤人 残留地钉安全隐患调查
- “夏日爆款”订单激增 这款太阳能风扇帽席卷海外市场
-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已受控再入大气层|最新资讯
- “没事!踩我背上!”西藏吉隆口岸遭遇山洪 警察以背为“桥”安全转移一名孕妇
- 被指文创产品“不尊重历史”?上海博物馆回应
- “没事!踩我背上!”西藏吉隆口岸遭遇山洪 警察以背为“桥”安全转移一名孕妇
- 每日关注!中新人物 | 麦子熟了,仁德的儿回家了
- 每日看点!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 报道:房地产代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头部企业加速落子
- 资讯: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 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和校外教学点公布
- 最新:(寻味中华|非遗)潮州木雕:伴潮水而生,随潮商出海
- 【焦点热闻】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 2025年6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49.6万件
- 每日短讯: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和校外教学点公布
- 【新要闻】2025年6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49.6万件
- 微速讯:(乡村行·看振兴)“江南吐鲁番”湖北公安: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 (乡村行·看振兴)“百草之王”撑起致富梦:小镇打造人参产业黄金链 每日热点
- 视点!“十四五”中国创新成绩斐然
- 每日看点!全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 热议:2021年至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 每日快播:2021年以来我国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额已超“十三五”期间总额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速看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前沿资讯
-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每日播报
- “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头条
- 当前信息: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
- 今日要闻!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首位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_当前热讯
-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_每日热门
- 今日热文:广州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350万千瓦
- 2021年至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 每日快讯!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
- 数个“第一”!中国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 快看:国家统计局: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
- (活力中国调研行)“关中粮仓”智造新名片 陕西渭南“印”就产业新生态 热点聚焦
-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每日看点
- 当前热讯:特朗普再次催促美联储主席立即辞职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答记者问-焦点速递
- 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焦点消息
- 离境退税体验升级“中国购”升温 老字号、硬科技产品走俏 头条焦点
- 百事通!特朗普关税政策再成焦点,现货黄金跌逾1%,前路何方?
- 焦点报道:国家统计局:6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核心CPI继续回升
- 纯苯期货上市首日运行平稳 期货与现货价差相对合理 当前焦点
- 国家统计局:2025年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热资讯
- 纯苯期货上市首日运行平稳 期货与现货价差相对合理-即时
- 每日热闻!房地产代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头部企业加速落子
- 天津自贸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平竞争审查优先通过工作机制
- 特朗普威胁对铜加征关税 美国期货铜价飙至新高 每日关注
- 每日快报!浙江发布促消费七大行动 释放“暑期经济”活力
- 最新快讯!特朗普“点名”14国加税悬而未决,但这一点已成定局
- 浙江发布促消费七大行动 释放“暑期经济”活力
- 挪威三文鱼“飞抵”南京 每日热门
- 【报资讯】上期所: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品种范围
- 讯息: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生态建设论坛举办
-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用AI,走更远_焦点观察
-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用AI,走更远
- “蜜都”饶河:电子商务交易额3年间增长424.6% 每日速读
- 热议:“苏超”短视频播放量已超百亿次
- “苏超”短视频播放量已超百亿次 最新消息
- 中新健康丨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困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_最新快讯
- 精彩看点:第八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已签约展览面积超30万平方米
- 速递!中新健康丨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困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 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发放物流领域基础设施贷款120亿元
- 近两千家企业参展第27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_每日快报
- 今日热文:中国三部门发文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 柴达木枸杞芽茶首次供港 每日资讯
- 新动能不断壮大 工业经济彰显发展活力
- 江西上饶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 分为五大功能区 快播
-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_焦点热议
- 【焦点热闻】柴达木枸杞芽茶首次供港
- 中国三部门发文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今日关注
- 投资约8亿元 诺和诺德在华扩建质量检测实验室 滚动
- 视讯!暑运以来北京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日均客流量同比增17%
- 微信文字讨好症是什么梗?什么是微信文字讨好症?|每日热讯
- 中越边境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项目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每日观点
- 内蒙古开行今年首趟消夏旅游专列-视讯
- 国家统计局: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_热点评
- 热点聚焦:山腰青年是什么梗?山腰青年是什么意思?
- 演贝是什么梗?演贝是什么意思?-最新资讯
- 内蒙古开行今年首趟消夏旅游专列
- 暑运以来北京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日均客流量同比增17%
- 每日热点:爱情面具人是什么梗?爱情面具人是什么意思?
- 国泰集团在深圳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个IT办公室
- “比亚迪深圳”号载6800余辆新能源车首次从广东运往欧洲|今日播报
- 头条:探秘列控仿真实验室 看高铁列车上演“贪吃蛇”的背后
- 浙江举办“AI+农业”专场对接会 提速智慧农业发展
- 6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创年内新高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
- 焦点速递!6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创年内新高
- 焦点信息:江西上饶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重点发展光伏等产业
- “夏日爆款”订单激增 这款太阳能风扇帽席卷海外市场
- 前沿热点:红色虎鲸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红色虎鲸?
- 清华河水168元一瓶是什么意思?清华河水168元一瓶是什么梗?
- 焦点快看:铁锤妹妹是什么意思?铁锤妹妹是什么梗?
- 好消息!这个APP上线了
- 焦点速递!特朗普:即将公布各国关税信函 税率最高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