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突然确诊“荔枝病”!网友:还有这种病?
据报道,近日,广东一女子过量食用10斤荔枝,次日睡醒出现头晕不适、持续性鼻出血等症状,紧急就医后被诊断为“荔枝病”。 网友纷纷惊讶留言“还有这种病?”
荔枝会让人“生病”?
“荔枝病”又称“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征”,发病人群以4-11岁儿童较为多见。
救治不及时有多危险?
“荔枝病”一旦发作,会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症状:
轻症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气促、面色苍白、口渴、饥饿等症状。
重症者可表现为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瞳孔缩小、突发昏厥,甚至引发低血糖性脑病、肝损伤与肿大,乃至休克。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在数小时内危及生命。
不过不必过度担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曾发文指出,需同时满足“空腹 + 大量吃 + 未成熟荔枝”三个条件,且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和暴发性脑病时,才可能因食用荔枝致死。
甜甜的荔枝
为何会引起低血糖?
不少人疑惑:荔枝作为一种高糖水果,为何会引起低血糖症状?
首先,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这两种物质会干扰人体生成葡萄糖、抑制脂肪酸代谢,导致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不能及时转化为血糖,从而诱发低血糖。
其次,荔枝本身富含葡萄糖、蔗糖与果糖,若人体一次性摄入太多,容易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降低血糖浓度,也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空腹状态下,体内血糖水平较低,此时多食用荔枝,更是雪上加霜。 “荔枝病”为何更易“瞄准”儿童?
儿童因体内激素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灭活胰岛素能力不足,更易患“荔枝病”,且病情发展快,症状出现早。
成人空腹过量食用荔枝也可能引发“荔枝病”,但由于血糖调节能力更强,风险相对较低。
不小心得了“荔枝病”怎么办?
如果仅有头晕、乏力等较轻症状,应立即平卧,同时通过摄入糖果、蜂蜜、白砂糖、饼干等家中常见食物来紧急缓解低血糖症状。
需注意的是,用果葡萄糖浆调味的甜味饮料、牛奶、其他水果、冰淇淋、巧克力等缓解效果不佳,不建议用于急救。
若出现抽搐、虚脱、休克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治疗,切勿擅自喂食食物或水,避免发生窒息。
还能不能好好吃荔枝了?
虽然有“荔枝病”的存在,但我们也不必因噎废食放弃荔枝这种美味水果。那么怎样吃才能避免“荔枝病”呢?
1.不空腹吃
建议饭后半小时食用荔枝,既能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又能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 适量食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水果摄入量为200-350克,约为10-15颗荔枝。若当天需摄入其他水果,应相应减少荔枝食用量。
儿童是“荔枝病”的高发人群,更应严格控制食用量。
图源:深圳卫健委
3.禁忌人群
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肿痛、溃疡性结肠炎、便秘患者不宜多吃荔枝;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
4.不熟不吃
不成熟荔枝中含有的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远高于成熟荔枝,也就是说,食用未成熟荔枝越多,血糖可能下降得越快。
提醒:荔枝的成熟与否不能仅通过外壳是否发绿来判断,需根据品种特性进行辨别。国家应急广播提醒荔枝美味但不可贪多尤其要提醒孩子管住嘴避免空腹和过量食用若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应及时就医今年的第一口荔枝你吃上了吗?评论区聊聊
标签:
抢先读
- 最佳运动时间不是“天刚亮”,更不是“临睡前”!很多人锻炼错了
- 被称为“碳水拦截者”“嗨吃不怕胖”的白芸豆,真的能减肥吗?
- 专家学者江西南昌共探儿科发展新路径
- 一觉醒来突然确诊“荔枝病”!网友:还有这种病?
- 国家卫健委:加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防控
- 天津构建全周期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心理守门人”覆盖千所校园
- 天津构建全周期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心理守门人”覆盖千所校园
- 专家学者江西南昌共探儿科发展新路径
- 国家卫健委: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
- 无糖食品不含糖,多吃不会胖……是真是假?
- “痣”长错地方可能危及生命 尤其要注意身体这些部位
- 吸烟一点都不酷 @青少年 对第一支烟说不!
- “痣”长错地方可能危及生命 尤其要注意身体这些部位
- 5月中国非制造业经营活动保持扩张
- 中企承建安哥拉凯凯水电站1号尾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
-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
-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
- 国家邮政局:人工智能技术在邮政业得到积极应用
- 2024年末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14173亿美元
- 上海开通首条直飞中亚国家客运航线
- 50余家企业借海归论坛全球招揽国际化人才
- 去年全国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超1.3万亿元
- 广湛高铁佛山站主站房、南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 广湛高铁佛山站主站房、南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 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今天,海尔智家致敬科技工作者
- “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 正抓紧编制
- 北京: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北京分赛正式启动
- 攀登——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报道
- 实践二十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 实践二十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 产业链自主完备不是闭门造车
- 实践二十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 “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 正抓紧编制
- 产业链自主完备不是闭门造车
- 金桂和丹桂哪个耐寒?丹桂一年开几次花?
- 永丰县中村乡:“入户听诉”解民忧
- 现货开仓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开仓是买入还是卖出?
-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暨中央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校召开
- 中高考倒计时 多地发布“禁噪令” 开启静音护航模式
- 学前教育法6月1日起施行 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 天津构建全周期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心理守门人”覆盖千所校园
- 学前教育法6月1日起施行 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 运河城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联合体在京成立
- 高价请老师,花钱买节目……校园演出该不该“外包”?
- 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印尼巴东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 2025年田径亚锦赛 中国队再获1金2银3铜
- 2025年田径亚锦赛 中国队再获1金2银3铜
- 两大赛事创新!中华龙舟大赛将在四川巴中进行
- 如何规划投资方向?投资规划的七个步骤是什么?
- 两大赛事创新!中华龙舟大赛将在四川巴中进行
- 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启幕
- 国际乒联回应选举争议 将调查确定各方责任
- 2025珠峰马拉松在尼泊尔举行
- 闽南别样端午!独特龙舟赛制“划围青”燃激情
- 2025年全国田径分区邀请赛(西北赛区)开赛
- 21城同步启映!“时光之镜·中外经典影片展”在京开幕
- 21城同步启映!“时光之镜·中外经典影片展”在京开幕
- 贵州榕江:多方携手共助“村超”发源地启新篇
- 鲁迅后人对话高尔基后人 以诗文为桥促文化交流
- 第十四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在福安开幕
- 毕加索、达利等23位西班牙艺术家真迹亮相山西博物院
- 鲁迅后人对话高尔基后人 以诗文为桥促文化交流
- 流量时代,文学新人如何“被看见”
- 聚焦六大工程领域 《国家工程师》纪录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播
- 赣台荟·第二届赣台青年短视频创作大赛启动
- 流量时代,文学新人如何“被看见”
- 2025京杭对话:话剧《北上》激发“运河共情”
- 赣台荟·第二届赣台青年短视频创作大赛启动
- 方文山:我的作词风格受宋词影响更多
- 2025京杭对话:话剧《北上》激发“运河共情”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系列微电影《自强路上》首映
- 4月份ABS产品新增备案103只 新增备案规模合计914.59亿元
- 昆明美术双年展启幕 40名艺术家展出逾140幅油画
- 昆明美术双年展启幕 40名艺术家展出逾140幅油画
- 方文山:我的作词风格受宋词影响更多
- 方文山个人艺术品捐赠仪式及读者见面会在京举行
- 叙述乡村振兴故事 纪录电影《回农村干大事》6月1日上映
- “百剧千行”共创计划发布 以微短剧赋能广东产业
- 广西将激发全员参与隐患排查积极性
- 端午假期将至 这份铁路出行携带物品清单请收好
- 端午假期将至 这份铁路出行携带物品清单请收好
- 父亲把房子送给孩子后还能要回吗
- 我国首个国家级无障碍数字阅读平台全新改版上线
- 用人单位办托,怎样办得起托得好?
- “寻宠侦探”,收费高但不靠谱的多
- 有了“职业身份证”,长期照护师专业化之路能否走得更顺?
- “寻宠侦探”,收费高但不靠谱的多
- 青藏高原东南部及长江中游等地有较强降水过程
- 网友热议“端午经济”持续升温 传统节日玩出新花样
- 留存收益的意义是什么?留存收益包括哪些科目?
- 第二届广州台湾青少年宣讲员大赛成功举办
- “文化+普法”新地标,法治书屋打造学法新风尚
- 倍量的作用是什么?倍量是好是坏如何分析?
- 倍量的意思怎么理解?倍量是好是坏如何分析?
- 第二届广州台湾青少年宣讲员大赛成功举办
- 哈铁端午小长假增开临客列车62对 预计运送旅客160万人次
- “平安有我”安全宣讲走进京城出租车、网约车和汽车租赁行业
- 端午将至 民俗体验游热度持续上升
- 端午忆抗战:龙舟击浪十四载,驱逐日寇卫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