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股票 > > 正文

“河南造”以出色表现护航中国空间站“会师”|新资讯

时间:2023-05-31 08:15:35 来源:中华网河南 发布者:DN032

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于下午实现了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会师。这一过程中,来自河南航天企业的高科技装备产品以出色的表现,圆满完成了“保驾护航”任务。

安全入轨

环控系统稳如泰山


(资料图片)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入轨过程中,由于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太阳光线直射下飞船表面温度最高可达150℃以上,背阳面的温度最低可达-100℃以下。在这种严酷的太空环境中,热控、供气以及环控等系统的表现,是保障航天员生存生活和站内仪器正常运行的基石。由中国航天科工河南航天研制的多种类特种阀门、金属管路与管路连接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自实施神舟七号发射任务以来,河南航天持续承担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与梦天实验舱的环控生保系统、热控系统相关配套任务,保障了航天员用水、用氧、舱内温度等基本生活需要。其中,由河南航天所属695厂自主研制的长寿命循环泵是中国空间站环控生保子系统和热控分系统的关键动力元件,设计在轨使用寿命长达10年,目前已在天和核心舱连续工作超过18000个小时。

顺利交会

激光雷达又立新功

当成功对接的消息传来,中国电科第二十七所的激光雷达研发团队兴奋不已。由该所研制的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成功执行了空间站核心舱径向端口交会对接的精确引导任务,实现了“十三连胜”,助力中国空间站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

由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提供的舱外对接连接器,再次承担了神十六与空间站交会对接动力信号、控制信号和通信信号传输的重要使命。该公司副主任设计师赵君华自豪地说,研发团队对材料空间适应性和结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对舱外产品的优化设计,使电连接器长期在轨能力提升了4倍。

安全保障

为航天员默默守护

为了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站能够安全工作和舒适生活,河南企业也在幕后扮演着重要角色。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航天员舱外服脐带电缆、背包电缆、舱载电缆等产品。其中,脐带电缆不仅具备柔韧性好、抗拉力、抗电磁辐射等特性,还满足了高低温交替变化情况下航天员在舱外活动便捷、稳妥的要求,被誉为航天员太空活动的“生命通道”。

在这次发射过程中,中国电科第二十二所自主研制的机载、车载、船载定向仪分别装备在直升机、运输机、搜索车辆、救助船舶等多样化的搜索平台上,沿飞船飞行轨道部署在我国陆上、海上多个应急搜救点,犹如一双双“慧眼”,默默注视着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的“一举一动”。(记者 尹江勇)

相关新闻:

洛轴助力神舟再次飞天

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当日,记者从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获悉,该所为飞船和火箭配套生产了多款高性能产品,再一次圆满完成神舟系列飞船发射配套任务。

洛阳轴研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本次任务中,该所研发的大载荷、高转速三点接触球轴承、内圈双半三点接触球轴承、涡轮泵用低温高速轴承等火箭发动机专用产品,为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支持,保障火箭发射成功。

此外,高精度、低噪音自润滑轴承及组件用于载人飞船的电机、电控等驱动系统,保障了载人飞船多个重要旋转机构在飞行过程中可靠稳定运转。可再生环控生保系统用耐腐蚀轴承,实现了在极端酸性氧化性溶液中长期可靠运转,为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对日向心机构转动轴承组件,能自动调节太阳能帆板时刻保持对日方向,避免飞行过程中其他舱段遮挡阳光,保障空间站持续电力供应……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轴研所将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助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慧眼”紧随飞船一举一动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十六乘组奔赴苍穹。总部位于新乡的中国电科二十二所的一群青年人,拼搏奋斗,默默为它保驾护航。

点火!火红焰尾拔地而起,巨大烈焰腾空冲天。“紧张、激动。”张永宏用这两个词描述自己的心情,虽然曾多次进驻发射现场承担技术保障任务,但飞船急速升空的那几秒钟,他仍不免紧张得手心冒汗。“我们自主研发的定向仪,是关系到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的核心装备之一,是给航天器精准定位的‘慧眼’。”张永宏的同事、团队负责人宋磊介绍。

宋磊、张永宏是中国电科二十二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成员,该团队刚刚获得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也是我省今年唯一获得该荣誉的团队。

“慧眼”如何护航神十六?宋磊介绍,这些机载、车载、船载定向仪分别装备在直升机、运输机、搜索车辆、救助船舶等多样化的搜索平台上,沿飞船飞行轨道部署在我国陆上、海上十余个应急搜救点,为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提供科技支撑。

“太平洋上最远的一处应急溅落区,距陆地4000余海里,来回一趟需要海上航行20多天,最难克服的就是晕船反应。”团队科研人员邹涛笑道。这段时间,他和同事张振、矫翔庆“漂”在茫茫大海上,在风高浪急中开机检查,并按操作规程测试、标校,让“慧眼”保持最佳状态,全程“紧盯”飞船发射状态。

从祖国西北边陲到东海之滨,从大漠到远洋,这群青年人紧盯海、陆、空、天,编织起近、中、远程结合的立体网络,为神十六发射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保障,确保航天员安全启程。

“保障神十六成功发射的同时,我们已做好准备,迎接神十五回家。”宋磊说。(记者 周晓荷 通讯员 黄琳)

标签: 河南造 中国空间站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