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地产 > > 正文

世界观察:邓小平的第二任妻子金维映,李铁映的母亲,在苏联养病时不幸遇难

时间:2023-06-16 21:54:20 来源:田伸历史说 发布者:DN032

1941年,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从苏联传回中国,我国无产阶级英勇的女战士金维映同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再也无法回家。

金维映有过工作接触的工人阶级,党内的无数同志和战友,都因这个消息而悲痛不已。


(相关资料图)

在所有人的心中,金维映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斗士。

在军队一线指挥战斗的邓小平同志,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牺牲的金维映,曾经是他的妻子,是他最了解的人。

他们二人的婚姻虽然并不长久,但他始终对金维映怀着敬佩之心。

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金维映有着哪些突出的革命贡献?她和邓小平同志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勇敢少女,领导运动

1904年,金维映出生在浙江舟山群岛的一户贫困人家,说来她的童年经历着实有些波折。

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里,大多数贫困家庭都有着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广告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

所以大多数父母并不希望看到女儿的诞生,金维映的父亲同样也是如此,他决定把孩子丢掉,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

父亲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丢弃孩子,怀胎十月的母亲却不同意,金维映的妈妈整日以泪洗面,好不容易才说服丈夫,最终找回了遗失的女儿。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金维映这才安安稳稳地生活了下来。

上世纪10年代,革命浪潮在全国席卷,许多先进学生都纷纷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之中,为了救亡图存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虽然只有十多岁,金维映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

她是个足智多谋的姑娘,常常带领着同学们和一群警察周旋。

她时常告诉身边的朋友,要参加进步运动,光是鲁莽地向前冲可不行,大家一定要形成固定的组织,一定要遵守纪律和规范,把进步力量发挥到最大化。

还没有经历过系统性的训练和实践,她就已经有了如此超前的想法,这十分难得。

学生时代组织进步工作和支援爱国运动的经验,也为她后来的革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4年,她因为工作关系和一些共产党员结识,大家有着同样的理想,有着共同的追求,所以一见如故,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在这些革命伙伴的帮助下,金维映的工作能力也迅速提升。

她领导的舟山地区盐业工人运动,就是最典型的证明。

广告美女秀场 真人直播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

那个时候的舟山地区,盐业是最基本的经济支柱。

只不过,这一行业的大多数利润都被盐务机构所把控,真正辛苦受累的工人群体,不仅没能得到多少利润,有时还要惨遭剥削,分文不剩。

如果任由这样恶劣的情况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舟山地区会毁在那些经济集团的人手中。

身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进步青年,金维映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的工作职务是宣传部长,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宣传进步思想,把所有盐业工人团结起来。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她深入基层,挨家挨户进行宣讲,并且反复创新自己的讲解内容,争取让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接受。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瘦弱的女人能够干出像样的工作,她所说的某些理论,在基层工人耳中也犹如天方夜谭。

有一次入户走访调查时,她还遭到了工人们的刁难。

一个工人非常直白的说:“现在我们的情况就是很糟糕,家家户户吃不饱,上面的人来了,还得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他们。他们一个不顺心,就对着我们打打骂骂。你现在手里有什么人,能够跟他们这群人抗衡?说实话,我们大家都不太相信。”

传统的强大势力实在太过根深蒂固,给工人们留下了无法战胜的印象。

他们长期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环境中,也渐渐丧失了斗志,不再想着反抗,反而有些逆来顺受。

但这样是不行的,越是乖顺老实,越容易被人压迫,工人阶级如果不主动团结起来,主动反抗起来,中国的革命运动永远不可能成功。

当然,一些高大上的理论,金维映不可能告诉工人们,工人们也不可能理解,她只是做了一个最简单的比喻,让大家了解到事情的关键性。

她拿着手中的一根筷子,轻轻一掰,就把筷子掰成了两半。

而后,她又从旁边拿来几双筷子,合在一起,递给另外一个工人,不管工人怎么用力,都没有办法把那一把筷子掰断。

她解释说:“以前你们为什么会被那些人欺负?那是因为你们就像这一根单独的筷子一样,轻轻一掰就断了。他们欺负你们,不用花费太多的力气。但是现在,你们需要像这一把筷子一样,团结起来,让他们知道,你们是掰不断的集体。”

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个人的力量的确十分渺小,所以我党一直讲究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只要群体足够强大,我们一定能覆盖和压制反动势力。

通过金维映的解释,盐业工人们终于了解了她的想法。

她英勇无畏的姿态,坚定认真的神情,都让所有人产生了极大的安全感。

人们纷纷拍着胸脯决定,愿意跟着她一起干。

她在当地组织成立了盐民协会,并且派出专业的代表跟盐务机关商谈收购价格。

最后,她成功把收购价提了上去,也把利润返回到了每一位工人的手中。

这是一场工人阶级取得的伟大胜利,也是革命工作进步的重要环节。

她一手组织成立的协会,也在后来的革命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领导当地工人运动的有生力量。

这件事情的意义,足以被载入史册,金维映的才能,所有同志和战友有目共睹。

1926年,由于各项突出的表现达到了标准,金维映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朝着更加高远的目标奋斗。

经历挫折,婚姻破裂

在个人事业不断成长的同时,金维映的感情生活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她和邓小平同志的爱情故事,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1931年,他们二人在党组织的介绍下,赶往江西瑞金,投身新的革命奋斗事业之中。

那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不少地区都设下了封锁线,严厉检查过往路人,他们迫不得已,只能选择假扮夫妻。

邓小平同志本就有着国外留学的经验,如今穿上西装,戴上帽子,俨然是一副绅士和商人的模样,他的姿态和神情,令金维映印象深刻。

一路上遇到盘查时,他们二人也各动脑筋,通过种种聪明才智化解危机。

在此前的人生道路上,邓小平从未遇到过如此机智聪慧,且识大体顾大局的女性,一路上,他曾多次惊叹于金维映的人格魅力。

他不知道,在他注视着对方的时候,对方同样也在注视着他。

两个人到达中共苏区,各自投入工作,但心中总还是惦记着对方。

他们已经对对方产生了别样的情愫,作为成熟的成年人,他们也能够正视这份感情。

在遇到金维映之前,邓小平同志其实有过一段婚姻,不过遗憾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已经去世,他也因此短暂的封闭了自己的心门。

如今党组织见到两个年轻人如此贴近,自然愿意撮合他们走在一起。

只可惜,这一段婚姻,同样没能抵得过来自时代的考验。

1933年,邓小平同志的工作生涯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他的事业经历沉浮。

部分不怀好意之人,一直在向金维映施压,要求她离开邓小平,并且和对方划清界限。

一边是心意相通的爱人,一边是工作上面临的重重阻碍,深陷其中的金维映,每时每刻都感到无比的痛苦。

邓小平心疼妻子的痛苦,也不愿意拖累自己的家人,所以,几经权衡之下,一封离婚协议书出现在了两人的中间。

第二段婚姻因为时代的悲剧无疾而终,在两个人心中都留下了遗憾。

从此以后,金维映更是一心扑在了工作上,1934年,她的人生才出现了变化。

这一年,她遇到了从前在上海工作时的上级李维汉,两个人逐渐走到了一起。

可是安稳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长征的考验就接踵而至。

女同志天生在体力上弱于男同志,所以在长征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更多的艰难险阻,可不管再大的困难,金维映都咬着牙熬了过去。

她一边克服来自外界环境的挑战,一边积极在组织中开展工作,并且完成得十分出色。

1936年,他们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金维映也生下了唯一的儿子李铁映。

虽然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但金维映自己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她本来就有着先天体弱的毛病,长征之后,身体上的各种问题更是被不断放大,最终影响到了她的工作。

与其留在国内拖累其他同志的工作,不如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身体问题处理好,尽快返回国内继续工作。

本着这样的想法,金维映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了苏联接受治疗。

分别之前,她和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一次竟是永别。

苏联牺牲,家人寻找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德国纳粹军队攻进了莫斯科,在苏联造成了大范围的破坏性打击。

德国人的战斗机在天空中盘旋,炸毁了苏联不少建筑,金维映所在的医院,同样没能幸免于难。

本应该在国内发挥出更大价值的英勇女战士,如今牺牲在了异国他乡,这一消息传回来,让所有熟悉她和敬佩她的同志都悲痛不已。

可怜她唯一的儿子李铁映,当时才刚刚5岁,就永远失去了妈妈,实际上,在金维映离开他的时候,他才只有两岁。

一个成年人并不会保留多少三岁以前的记忆,所以李铁映对自己亲生母亲的印象也非常淡薄。

不过,血浓于水的感情不会骗人,他一直深深爱着和怀念着自己的母亲。

多年来,他一直在和父亲李维汉一起寻找母亲的家人,时隔多年,外公外婆或许已经不在,但父亲告诉过他,他还有个舅舅,也就是金维映的弟弟金水定。

在李铁映寻找舅舅的时候,金水定也在寻找自己的姐姐。

他只知道,姐姐离开舟山群岛以后,加入了革命工作的行列,从此下落不明。

革命工作者总是会辗转全国,到各个角落开展工作,所以要找到她,无异于大海捞针。

金水定想了个办法,通过《人民日报》来发布寻人启事,这是国家最权威的媒体,或许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但想法还是太过美好,刊登了寻人启事以后,他还是没能收到任何理想中的回音。

而李铁映这边,进度显然就快上许多。

1983年,他已经托人调查到了母亲的老家,并且专程回去了一趟。

只是家中已是人去楼空,舅舅也仍然下落不明,他只能代替母亲再看一看故乡的一草一木,仅此而已

就这样又过了四年,一直到1987年,李铁映终于获得了与金水定相关的消息,原来这么多年,金水定一直在镇海。

从1941年到1987年,46年的时光过去,昔日牙牙学语的孩子如今成为了顶天立地的国家建设人才,昔日风华正茂的女子早已经化为了一抔尘土,家人还能相见,这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结语:

金维映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家庭中走出,成长为了致力于改变底层工人生活现状的革命先进分子。

她的事业成就足够令人瞩目,她的感情生活虽有坎坷但也不失幸福,只可惜她英年早逝,没能亲眼见证自己的理想实现。

新中国成立之时,她的儿子和弟弟相见之时,相信她若有知,也定会欣慰不已。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