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专题 > > 正文

留得住“乡愁”!济南起步区为文化资源“正名”

时间:2022-05-20 11:33:34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者:DN032

《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充分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把深厚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以文化赋能起步区高质量发展。在城市框架逐步搭建成形的过程中,济南起步区重视梳理和保护辖区文化资源,为这座未来希望之城珍藏“灵魂”,留得住“乡愁”。同时,起步区充分发挥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新时代现代化“鹊华秋色图”添一抹亮色。

为文化资源“正名”

5月是阳光洒在新叶上的时节。近日,记者沿104国道西侧黄河北岸堤顶路慢行,在阳光与绿叶的光影交错中,一抹鲜艳的“红”格外引人注意。鹊山脚下,胶济铁路线与黄河大坝之间,是王士栋烈士纪念地。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地已被整修一新,成为附近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在该纪念地周边,不仅有胶济铁路线、鹊山惨案纪念地,还有泺口黄河铁路大桥、泺口古渡和位列“齐烟九点”最北的鹊山等,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与生态文化在这里交织。

黄河流经起步区50余公里,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优势为这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记者梳理发现,起步区内遗址遗迹众多,共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4处;同时,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目前拥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此外,冯唐村、清宁村等黄河沿岸古村落,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民俗文化形态,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提供依存;李白等先贤名人曾在此赋诗寄怀,留下诸多诗词歌赋,营造出浓厚的文艺气息……

保护与传承文化首先需要发现文化。起步区自成立以来,便积极做好为文化资源“正名”的工作,对其进行收录、定级和报批。去年,起步区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6处),并公示确定了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5个)。

记者在王士栋烈士纪念地注意到,在文物保护单位公示牌上,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单位、安全管理责任人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据介绍,起步区明确了全区24处文保单位的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并为14处区级以上文保单位设置了这样的公示牌,旨在营造全社会关注文物、爱护文物的人文环境,提高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建立常态化保护机制

在刚刚过去的4月,起步区省级文保单位扁鹊墓,由于自然侵蚀老化,出现墓冢挡墙开裂、封土局部下陷、顶部砖件开裂等现象。起步区社会事业部及时发现,并邀请文物专家研究制订修缮方案,经过10天的施工,顺利完成了扁鹊墓抢险加固工程。同时,还启动了扁鹊墓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对扁鹊墓周边及沿线实施道路优化、污水处理、绿化提升、停车区改造等项目。

能够及时发现文物受损,离不开常态化的文物巡查工作。起步区社会事业部积极筑牢文物安全防线,通过行业主管部门随机抽查、委托专业机构季度巡检、街道文保员全面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文物保护常态化工作机制。

“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就是守住文物的生命线、保护线。”起步区社会事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确定首批区级文保单位后,起步区随即便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划定区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论证评审。

目前,起步区已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划定了国家和省市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于2021年底依法公布了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起步区严格落实“考古前置”工作要求,截至5月初,已累计完成132个用地预审前的文物核查,55个土地供应前的考古调查工作。

除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起步区还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太平街道后冯村将后冯剪纸搬到了乡村振兴学堂里,不仅给孩子提供了趣味实践,也对传统剪纸技艺的传承起到了促进作用。前街舞龙也多次走进校园,让更多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将“乡愁”融入城乡建设中

近日,起步区社会事业部推出首期“口述历史”访谈节目,邀请年长村民和前街村老书记,讲述如今的前街社区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用视频、照片和文字,记录沿黄农村民风民俗及村落变迁,将“乡愁”融入城乡建设过程中。

起步区在大规模片区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深入梳理和挖掘历史,同时积极开展“黄河故事”等的传播转化,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让群众在现阶段同样感受到文化对生活带来改变,并为这片正在高速建设的土地留住文化记忆。

在孙耿街道于家村,于家抗日战役纪念馆成为群众接受红色主题教育的好去处。不仅如此,依托红色文化,于家村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印记——于家”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文化公园、党建文化广场等,实现了街巷硬化、四好公路、气代煤、自来水等惠民工程全覆盖。

去年,起步区各色文化活动受到广泛好评,首届“黄河文化季”16场精品演出惠及辖区群众5000余人。今年起步区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划开展第二届“黄河文化季”等活动。

此外,起步区还将加强黄河文化研究利用,继续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在去年完成对近200个村特色风貌拍摄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起步区影像数据库”全力打造黄河文化活动龙头品牌;启动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选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举办起步区第一届文创产品大赛,打造具有起步区特色的黄河文创品牌。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群众主动了解文化、学习文化的重要载体。起步区还将积极引导省属优质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向起步区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加快推进黄河体育中心、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黄河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建设。

标签: 起步区社会事业部 文物专家研究制订修缮方案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 文物保护单位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