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专题 > > 正文

痔疮膏与口红联名?半月谈:别把“国潮”玩坏了

时间:2022-04-19 08:46:50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发布者:DN032

“国潮”正在成为一个消费热词,浮雕故宫雪景的口红、致敬“诗仙”李白的跑鞋、大白兔奶糖味的香水……国货品质不断攀升,俘获消费者,这是民族自信应有的消费变化。但是,当野蛮生长的“国潮”与质量一般、价格虚高、涉嫌抄袭等问题“频繁捆绑”,“国潮”则可能成为频频刺痛消费者的“概念”。

所谓“国潮”,一般指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国货品牌和潮流单品,《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国潮”过去10年关注度上升528%。

然而,不少“国潮”品牌却本末倒置,过分重视营销,忽略产品质量和产品设计。有消费者抱怨,搜索“国潮”服装,满屏都是印着汉字、祥云、仙鹤的衣服,同质化严重,仅仅把中国元素进行简单堆砌,价格却水涨船高。更有甚者,为了贴上“国潮”标签,痔疮膏硬与口红搞起“跨界联名”,消费者直呼“辣眼睛”。

此外,部分以“独立设计”为卖点的“国潮”产品深陷抄袭风波,有的产品则部分“借鉴”国际品牌的设计思路,使“国潮”被调侃为“国抄”。还有一些“国潮”产品,质量“红灯亮起”,让消费者的“情怀滤镜”碎一地。

参观者在消博会上拍摄展出的产品

在“国潮热”之下进行“冷思考”,不难理解,产品设计中突出中国元素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但如果“国潮”继续“野蛮生长”,最终对国产品牌发展不利,更会影响国人自身及外界对中国的文化认知。

首先,要警惕把“国潮”一词“做空”。国货挂靠“国潮”涨价,可能会在短期内聚集部分因“好奇”而来消费者,但当消费者支付几次较高的费用之后,如果发现产品质量并没有随着“国潮”概念提高,自然就会放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占明表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营销对品牌发展非常重要,但“国潮”的根基是产品自身,不管营销做得有多好,如果产品价格偏离价值太多,终究是昙花一现,最后会被消费者抛弃,长此以往还将影响整个国产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警惕把中国文化“做窄”。在“国潮”风作用下,中国文化有了具象的载体,但如果做不好很容易产生副作用。特别是对国际而言,外国消费者容易在“国潮”之下,把内涵极其丰富的中国文化等同于京剧脸谱、祥云等符号。

天津郁美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滨表示,如果只是将表象的中国历史图腾变成“国潮”的代名词,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和传递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也会将国内青少年的文化认知“做窄”。

再次,要警惕中国制造“做烂”。产品的核心是品质,如果“国潮”外观能带来涨价,就会让更多国产品牌想走这条“捷径”,放弃创新。史滨表示,国货依靠外观涨价,很容易催生仿冒产业,进而影响整个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在国际上,“国潮”流行代表的是整个“中国制造”,金占明说,“一个产品如果质量不过关,在营销时就更不应该掺杂过多中国元素、贴上‘国潮’的标签,这样的产品不仅损害企业发展,更会损害国家形象,不利于国货走出国门。”

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少,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管如何,“国潮”兴起为国货再度走红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应由企业、监管部门、消费者三方同时发力,提升“国潮”产品质量,讲好中国品牌新故事。

金占明认为,产品质量第一,设计中采用的文化符号应尽可能体现中华文化内涵,而不是单纯为了博眼球而搞联名、树IP。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表示,对“国潮”品牌要加强监管,尽快建立行业组织,探索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实现行业自治与政府监管的有效衔接。

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国潮”服务的“终端”,最有发言权的消费者,也应对设计抄袭、产品质量低劣等乱象及时反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