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专题 > > 正文

A股跌跌不休,底在何方?基金经理称,短期有些苦涩多点耐心

时间:2022-03-08 21:57:13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者:DN032

3月8日,A股市场冲高遇阻,大幅震荡下行。

截至3月8日收盘,上证综指跌2.35%,报3293.53点;深证成指跌2.62%,报12244.5点;创业板指跌1.8%,报2582.99点。

盘面上看,3月8日,市场跌多涨少。板块方面,Wind数据显示,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下的31个板块悉数收跌。个股方面,两市445家上涨,4250家下跌,平盘有33家。

A股市场持续的下跌也让机构人士有些惆怅,一位基金经理3月8日盘后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不少朋友问A股怎么办,我和大家一样被困在3400点。

“不离不弃,短期内有些苦涩,多点耐心,一个月以后收复失地。”不过,这位基金经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另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历史来看,地缘冲突只会影响短期风险偏好,影响较为有限。而当前有强烈的稳增长诉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加码空间,后续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A股预计将走出耐克型,短期可能回落,随后震荡上行,三季度可能有指数级别的机会。”

金信基金基金经理周谧也表示,目前市场点位已经跌破2021年的最低位,而市场整体盈利仍然是正增长,因此目前市场估值更加合理。考虑到政府稳增长的决心、货币和信用政策未来仍然处于温和状态,投资者没有理由过于悲观。

A股市场短期仍有回落可能

市场人士桂浩明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今日A股下跌过程中出现放量的情况,说明更多人觉得后市还有更大的下跌空间,因此选择卖出。尤其股指突破整数位后,投资者纷纷抛盘;买盘则比较少,事实上如果有足够的买盘,大盘也跌不下去。

“从量价关系看,放量预示着存在进一步下调的风险。”桂浩明进一步表示,目前来看,市场存在继续向下寻找支撑的可能。

国泰君安也指出,近期市场持续走弱,沪指四连阴,创业板指六连阴,从技术形态来看,目前暂未看到企稳迹象。

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则预计,沪指短线继续震荡下行的可能性较大,创业板市场短线继续下探、寻求支撑的可能较大。

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姚佩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在俄乌冲突缓解、商品价格回落并相对稳定、联储货币政策路径清晰之前,A股市场仍可能维持目前的弱势震荡局面。

“在连续创下阶段新低之后,市场情绪修复需要时间。海外局势尚未清晰,近期利空因素持续释放,给未来的市场行情带来一片阴霾。国际镍价格大幅发生,大宗商品通胀预期再度飙升。通胀环境下,股市难有较好表现。”国泰君安进一步指出。

光大保德信基金也预计市场或将维持弱势:市场担心俄乌冲突及通胀可能长期化,特别是油价在高位继续快速上涨,压制远端分子预期,叠加低风险偏好,预计市场维持弱势。

超跌反弹后仍需小心风险

展望后市,桂浩明指出,连续大跌之后,可能会有技术性的止跌信号,或者说暂时的反弹。但从趋势看,目前还没有反弹趋势的信号出现。

“从信用-盈利二维框架看,今年上半年对应着信用扩张前期。历史上的信用扩张前期,市场表现都比较一般,只有超跌反弹的机会。”前述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主线相对混沌,稳增长的金融地产、PPI超预期的周期品、景气度仍然不错的高端制造,这三方面的机会可能交织在一起。

该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信用扩张前期通常只有超跌反弹的机会,再叠加海外地缘政治、大宗商品高位以及奥密克戎疫情爆发,超跌反弹后可能仍然需要小心风险。

姚佩也指出,对短期市场宜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可适当降低收益率预期,待外围局势企稳,市场上行拐点确立,可更加乐观。

“市场可能需要消化外围风险,先破后立,A股在下半年才可能出现指数级别的机会,仓位在这个阶段,可能成为胜负手。”该券商分析人士进一步表示。

短期控制好仓位,以防守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还是觉得应该严格控制仓位——仓位越低越主动,越高越被动。”桂浩明建议投资者。

其中,对于满仓的投资者,前述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不是减仓时间点,建议持仓等待反弹。而对于空仓、半仓的投资,该券商分析师则建议逢低配置。

国泰君安也建议投资者短期控制好仓位,以防守为主,可以关注确定性较高的高股息品种,以及受益于经济托底的基建、建筑材料等。

张刚则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不宜急于抄底,耐心等待市场阶段性底部信号明朗之后再考虑做多事宜。短线来看,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中线继续关注低估值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另外从估值角度来看,光大保德信基金认为部分A股或已具备较高配置价值:一方面,国内稳经济主要依靠基建发力,新老基建链预计仍占优;另一方面,风险偏好较低、通胀预期较强之前,可能低估值行业仍具有相对优势。

标签: 基金经理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