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专题 > > 正文

海星再度“围困”胶州湾,人工捕捞之外如何彻底解忧?

时间:2022-02-26 14:1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发布者:DN032

风口财经记者 李红梅

近日,有养殖户反映,青岛胶州湾贝类养殖区再次出现大量海星,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海水温度升高,海星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多。立春之后,青岛的气温还在零度上下波动,已经有渔民冒着严寒出海捕捞海星。

2021年3月初,胶州湾贝类养殖区曾暴发海星,取食底播牡蛎稚贝和蛤仔,高峰时日捕捞量达到11万斤左右,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此后,当地渔民采取多种方式捕捞,海星数量大幅减少。海星为何会在胶州湾泛滥成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如何平衡?

渔民在分拣人工潜水捕捞的海星

海星“又来了”

海星是贪婪的掠食性生物,被称为“海底蝗虫”,能大量吞食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行动缓慢的海洋生物,对底栖动物的生物群落影响极大。

据相关专家介绍,胶州湾海星主要是海星纲的多棘海盘车,是我国黄海沿岸常见的冷水性种类,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适温上限25℃,每年10月至次年1月进行繁殖,随着气温、海水温度的升高会逐渐减少。

“今年海星出现时间比去年提前近1个月,正月初十就有渔民出海捕捞,目前码头上每天有10条左右的船出海,日捕捞量在1万斤左右。”红岛渔港码头负责人赵先生告诉记者,近期胶州湾海水温度偏低,只有5℃左右,海星活动力不强,成群趴在海底不动,只能靠潜水员下去摸。

满载海星回港的渔船

海星在胶州湾内分布不均匀,一般蛤蜊养殖区多一些。红岛牡蛎养殖户王先生开着自家渔船,雇了4个潜水员,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出海捕捞海星,中午才靠岸。“捞海星也看运气,下潜位置找对了,一上午能捞上千斤,有时候海底水浑看不清,只能捞四五百斤,甚至可能空手而归。”一名潜水员告诉记者,由于天气太冷水温太低,有的同行冻感冒了。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调查发现,目前胶州湾海星日捕捞量为去年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因捕捞量较小、市场需求较大,海星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上岸收购价为6-8元/斤,比去年高一两块钱。

据红岛渔民介绍,胶州湾里一直有海星,从2020年开始大量出现,一条船一天能捕一两千斤。“前几年有商贩来红岛收购海星,但是卖的不多。去年辽宁丹东东港的商贩前来收购,他们把海星运回去,煮到七八成熟,加工成半成品,然后放进冷库,销往全国各地。”赵先生说。

一辆辽宁牌照的皮卡车在装运海星

捕捞海星所获取的收益,与养殖户蒙受的损失比起来,就像杯水车薪。据官方消息,2021年胶州湾海星累计捕捞量为120多万斤,主要集中在蛤仔、牡蛎底播海区,受灾面积约10万亩,预计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

“去年投的蛤蜊苗,一亩滩的成本大约3800元,投100亩滩,成本就将近40万元。正常亩产3000斤的蛤蜊滩,要是暴发海星,亩产连2000斤都达不到。100亩滩就减产10万斤蛤蜊,得差多少钱?”一位养殖户痛心地说。

何以泛滥成灾?

海星繁殖力强大,一只成年海星一次产卵量可达250万粒,但幼体成活率极低,它们的天敌是那些滤食浮游生物的动物,如有些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随着海星越长越大,外表会变得坚硬,能捕食它们的动物也越来越少。

有研究表明,若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微小变化,造成海星幼体成活率提高,那么在几乎没有天敌的情况下,海星将极容易大量增加。一方面,海域水质的营养盐、pH值、水温等各种水文因子的变化,为海星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天然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近海捕食海星卵及幼体的鱼类数量锐减,为海星生物量增长提供了可能。

渔民对海星进行分拣、装筐、称重

此外,海星具有向食物富集区聚集的习性,主要捕食双壳贝类、海胆和海葵等。胶州湾作为贝类养殖区域,其底播的蛤蜊、牡蛎等为海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有科研人员调查发现,贝类养殖区内的海星往往很多,但养殖区外就特别少。

据当地渔民介绍,2007年,胶州湾也暴发过一次海星,让很多养殖户损失惨重,当时除了人工捕捞,主要是海水温度上升后,海星自动退去。

《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指出,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过度捕捞、围垦、贝类养殖、大型桥梁工程、水域污染等)以及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了胶州湾水域的鱼类资源和生态环境,其生物资源多样性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按照规定,胶州湾里常年不允许用拖网和地笼网捕捞,但现实却是屡禁不止。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伏季休渔期,城阳区清理胶州湾地笼网1.2万余条。此外,胶州湾大桥导致海水交换不畅,对湾顶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也造成影响。

胶州湾里近期捕捞的海星,腕足充满籽

近年来调查显示,胶州湾鱼卵仔稚鱼中占优势的主要为低值鱼类,小黄鱼、带鱼、白姑鱼等经济鱼类幼鱼虽有出现,但其数量很少,只在某个别月份出现,表明胶州湾近岸浅水区作为传统经济种类的产卵、育幼场所的功能有所下降。

“胶州湾生物种类已经下降很多年了,海星幼体到成体的天敌没有了,条件适宜时就会暴发。”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四清表示。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杨红生撰文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我国近海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海陆源输入总量在增加,近海营养盐存量难以减少,局部海域生境严重退化,近一半海湾常年出现劣于第四类水质;过度捕捞导致大型肉食性鱼类资源量下降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主要渔业生物资源量降低80%以上,渔获物70%以上是小型中上层鱼类,出现了资源低值化和小型化,海底荒漠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食物链的短缺又导致营养盐传递在较低的食物链水平进行,最终导致赤潮、绿潮、水母、海星等大规模暴发。

经济与生态效益如何平衡?

人工捕捞海星,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并非治本之策。

“目前,我们对胶州湾海星的生活史知之甚少,需要在大面积、高强度采样的基础上,对海星幼体及成体作进一步研究分析,以寻找有效应对海星暴发的手段。”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光涛透露,胶州湾生态站布设了14个监测站点,每个月会对胶州湾生态系统进行常规监测。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驻青海洋渔业科研院所合作,对胶州湾养殖区及外围海星生物量进行持续监测,密切关注胶州湾海星数量变化情况,加强对海星产卵群体和幼体的监测,并研究建立海星暴发预警体系,对海星影响进行科学评估,研究推广海星处置可行性措施,建立海星灾害科学处置长效机制,确保胶州湾贝类养殖安全。

“解决海星大量出现问题,首先需要掌握胶州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慕永通认为,只有生态系统实现新的平衡,许多乱象才会消失,整个过程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努力,也需要科学和政策的有效整合。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胶州湾900平方公里的监测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在浮游动植物密度过高,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过高,达到1468.3个/平方米,主要优势种是菲律宾蛤仔。

2021年7月,山东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青岛市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胶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未对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重点保护区内的2处限养区提出退出计划;在不具备调整条件情况下,城阳区于2021年3月将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禁养区调整为限养区……

“只要胶州湾有大量贝类存在,海星迟早会再次暴发。改变了自然,就得承担后果。”张光涛表示。近日出台的《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2022年10月底前,完成胶州湾海域海水禁养区内养殖清理;加强执法巡视检查,确保胶州湾海域无新增或非法养殖设施。

杨红生认为,系统性开展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从保护环境、修复生境、养护资源做起,从而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自我补充。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减少胶州湾海星数量,要让它们的天敌多起来。一方面,严格查处拖网、地笼网等禁用渔具,保护湾内现有的渔业资源。另一方面,增殖放流能够捕食海星卵及幼体的物种,如黑头、鲈鱼、牙鲆、偏口鱼、舌头鱼、黄姑鱼、虾虎鱼等,逐步修复湾内生物资源。

标签:

抢先读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精彩放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1-2023  产业研究网  www.coalstudy.com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 @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13